潮汕飲食的傳承人

鄭宇暉 挑剔中品潮菜之美

著名美食家,因爲味覺聰慧通透而被蔡瀾稱作“老食煞”,亦是蘭花專家,中國蘭協副秘書長。

在鄭宇暉帶領我們逛當地的菜市場的過程中,他對於食材的瞭解和研究表現到淋漓盡致:這是紅腳芥藍,比大頭芥藍更適合爆炒;這個魚飯很新鮮,因爲魚鱗光亮魚肉飽滿;這是“那哥魚”,比“巴浪魚”甜得多。

楊雯源 莊俊英 張天就 楊老記手工魚丸 古法手工打造最贊魚丸

楊老記手工魚丸的三個合夥人,母親莊俊英、次子楊雯源、三女婿張天就,一起繼承了並不算大的家業,做着全村最好的魚丸。

富苑飲食老闆,以隆江豬腳飯起家,經過20年的辛苦經營和對食材的嚴格把關,使富苑飲食成爲汕頭美食的招牌餐廳。

雖然富苑的菜品種類頗多,但是每一樣都是精細製作,從原料挑選到製作工藝絕不會糊弄食客。老闆說:“從最開始的豬腳飯攤到現在的富苑飲食,20多年來,我都要自己去市場買菜,從沒有懈怠。”

林海海記牛肉 一頭牛的美味傳奇

海記牛肉店老闆,十幾歲起就跟着師傅學習牛肉分割,從學徒到老闆,數十年只專注在做好“分牛”這一件事。躲在春梅里小巷中的海記牛肉店並不難找,倒不全是因爲他的名氣,而是在還沒踏入巷口時,就能感受到一種溫熱的腥羶氣撲面而來,這便是“海記”牛肉店的味道了。

鄭錦輝 老潮興 熱氣騰騰,粿裡的日子

除把粿當作日常點心外,潮汕人每個節日都要做不同的粿,所謂“時節做時粿”。

老潮興老闆,以傳統的制粿手藝贏得了當地人的青睞,創業20年來從一個小門臉發展到有工廠的汕頭老字號,他的初心未改,依然堅持好料好工才能製出好粿的理念。

烏弟 烏弟鵝肉 芝麻小店滷大鵝

烏弟鵝肉店老闆,經營滷鵝店23載,以柴火大鍋的原始滷製工藝贏得各路老饕青睞,但他依舊堅持不擴店,做着每日僅賣兩鍋滷鵝的小生意

人頭攢動的檔口,老闆飛快地手起刀落,切着一隻只發散着醬光的碩大滷鵝。烏弟的滷鵝選用的是潮汕人引以爲傲的原產饒平獅頭鵝鵝頭如獅,可以想象有多肥美壯碩。

蔡昊 好酒好蔡工作室 新潮風尚

美食家,單一麥芽威士忌鑑賞家。曾旅居美國,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和餐飲流程設計、出品規劃等顧問工作;2006年8月,蔡昊以及“大有軒精細中菜”,被法國美食協會授予國際美食“藍帶獎”及“哥頓布高明廚師獎”。如今又開設了“好酒好蔡”工作室繼續美食研究工作。

在蔡昊的理解裡,做菜就是對材料的理解。材料就是纖維質的變化、溫度的變化,再加上懂得一些調味的方式,就可以做得很好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Traveler Weekly 《玩家惠》2013年第0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