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溼地「碼頭式暢貨平臺」 行銷在地農漁產

雲林口湖成龍溼地「碼頭式暢貨平臺」,行銷地農漁產。(口湖鄉公所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高腳屋結合「碼頭式暢貨平臺」,行銷在地農漁產。(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高腳屋除了推廣防洪民居,本月啓用「碼頭式暢貨平臺」,協助在地農漁民行銷農漁特產,暢貨平臺設有冷凍、冷藏設備以及理貨空間,方便農漁民保存農漁貨,並配合高腳屋設計解說,介紹「與水共存」的溼地理念

觀樹教育基金會針對口湖鄉地層下陷問題,在成龍溼地旁興建具備防洪、節能、友善高齡的高腳屋,吸引各機關團體取經併成爲打卡熱點,爲了擴大服務範圍,在高腳屋旁打造1處「碼頭式暢貨平臺」。

基金會主任郭淑貞表示,基金會輔導在地漁民成立「成龍溼地鳥仔區生產班」,主打「不抽地下水生態養殖,生產魚、蝦、文蛤,在地許多小農的加工農漁產也充滿特色,但一直缺乏1處暢貨平臺。

基金會因此在高腳屋旁的漁塭內設置暢貨平臺,碼頭棧道造型別具特色,讓人有如置身漁港,冷凍、冷藏設備方便農漁貨儲藏保鮮,配合高腳屋的開放時間,每月第2個星期六下午1點開市。

郭淑貞說,「碼頭式暢貨平臺」結合地方風物與特色環境,傳遞溼地的故事遊客在參訪高腳屋後,也可瞭解當地的農漁民如何努力的「與水共存」,將原本不利耕種的溼地轉化成發展地方產業助力

口湖鄉公所指出,口湖鄉是國內養殖烏魚鰻魚、文蛤的重要產地,還有鱸魚白蝦草蝦蝨目魚等,年產值達近百億元,「碼頭式暢貨平臺」將讓農漁民的產銷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