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融上演過山車 距離年底順週期風口還差多遠?

(原標題:大金融上演過山車距離年底順週期風口還差多遠?成交1600億較上週五翻倍,巨量成交誰先跑爲敬)

大金融板塊週一成交超上週五近一倍,但日內衝高回落,還能否帶領滬指上攻3500,守住3400?

受“央行11月30日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刺激,大金融板塊早盤全面爆發,但午後熄火。券商國盛金控中泰證券中金公司與兩隻銀行股青島銀行、廈門銀行,漲停板先後被打開。

本週一大金融如此巨量成交,頗有拉高後落袋之嫌,貌似近日爆發的大金融,其實早有資金提前佈局其中。也有觀點認爲,當前金融股具備崛起的條件,在經濟復甦、業績邊際顯著改善、催化劑形成共振,估值修復一觸即發。而從歷史上來看,以銀行股爲代表的金融股也很容易在年末走出一波行情甚至引領春季躁動。因而隨着板塊內多個細分板塊估值跌至歷史低位,後市板塊估值修復潛能可能帶來更多投資機遇,而這也將有利於本輪行情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近幾個交易日,大金融板塊強勁上漲,主要邏輯是經濟快速回升,帶動利率上行,銀行的存貸利差回升,銀行的利潤預期上升,同時由於經濟回升使得銀行的壞賬下降,這都促成銀行股的基本面好轉。最近信用市場屢屢冒出風險,但大金融的分紅收益率較高,並不比一些信用債票面利率低多少,而金融股的流動性顯然要好於企業債,由此一些原本投企業債的資金轉而買分紅收益率較高的金融股,這也推動了金融板塊上漲。

吳照銀進一步闡述稱,顯然目前這個市場的增量資金較爲有限,存量資金去追逐金融股,那麼原先走勢較好的消費科技股就會趨弱,這樣大金融板塊在短期內大幅放量上漲也比較難。最終資金在消費、科技和金融股之間不斷切換,這使得調倉換股的難度加大,但是市場整體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大金融成交逾1600億,超上週五近1.1倍

大金融板塊成交額超上週五1倍多,截至記者發稿,包括銀行、保險、券商等在內的大金融板塊成交1651.03億元,超過上週五成交額的108.15%。

46只券商股中25只成交超10億元,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分居一二名,分別成交92.64億元、65.62億元,此外,參股券商的東方財富成交198.0億;17只銀行股成交超10億元,成交額前三的銀行分別是工商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分別成交68.51億元、61.92億元、52.92億元。保險股中國平安成交143.16億元,排名第二、三的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成交額分別爲35億元、22.98億元。

換手率方面,券商股換手率超過10%的分別爲中金公司(37.78%)、國聯證券(33.88%)、中泰證券(28.53%)、湘財股份(18.73%)、中銀證券(15.84%)、國盛金控(10.28%),東方財富的換手率爲9.88%。

滬深創三大股指,先後衝高回落,滬指尾盤跌破3400點整數關口,截至收盤,滬指跌0.49%,報3391.76,創指報2631.89,漲0.49%;深證成指報13670.11,跌0.15%。

央行月末釋放流動性成爲大金融爆發的導火索,央行11月30日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爲2.95%、2.20%。此外,人民銀行將於12月15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一次性續做),具體操作金額將根據市場需求等情況確定。

大金融爆發是此輪行情的重要支柱,能否在今年年底前帶領滬指守住3400點,以進一步上攻3500點關口,成爲投資者關注焦點。財聯社記者就此翻閱多家頭部券商,以獲得機構對銀行、券商、保險的核心觀點。

中金:看好頭部優質券商成長,將迎來全面改善發展期

中金公司認爲,資本市場改革全面深化帶來的短期交易活躍度提升、中長期券商業務擴容以及模式升級、長期直接融資佔比結構性提高仍是此輪券商股投資的主要邏輯。

短期而言,在內外部市場環境及故事流動性支持下,券商板塊仍然維持高景氣度,同時板塊內部兼併收購等主體性交易活躍;中期(2021年)來看,政策持續利好、優質新經濟公司陸續上市、長線資金入市助力行業經營環境優化、盈利維持高增長;長期來看,更看好頭部優質券商的成長性,在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更高水平金融開放、行業供給側改革、金融科技賦能等背景下,頭部券商正迎來經營環境、行業格局、業務模式全面改善的重要發展期。

此外,據財聯社記者此前統計,進入四季度,共有9家券商股持續被機構繼續看好,給出“增持”評級,分別爲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泰證券、國金證券、國元證券、海通證券。

中信建投:12月重點關注大銀行補漲和估值修復行情

中國銀行研究院今日發佈2021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明年中國銀行業資產負債規模同比增速在10%-11%,增幅較2020年有所放緩。報告並預計,明年中國銀行業淨利潤將觸底反彈,同比增速有望由負轉正,實現2%-3%的增長。

中信建投證券楊榮團隊研報表示,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認爲經濟改善好於預期,而且9月貸款利率開始環比回升。貸款利率上行週期中,將改善銀行的息差和盈利。預計12月銀行板塊還會持續上漲。

在經濟改善顯著和貸款利率環比回升週期中,哪類銀行更加受益呢?

楊榮團隊研報認爲是大行,主要基於三個原因,一是板塊內部的輪動;優質銀行股估值合理,估計溢價率難以大幅提升;12月來看,低估值、基本面邊際改善更顯著的大行業績彈性更大,從而估值空間更大;由於優質銀行股估值進入平臺期,估值溢價率難以大幅提高,但是大行估值尚處於低位,估值上行空間更大,從板塊輪動角度看,進入12月大行上漲動力和上漲空間更大。

楊榮團隊認爲,銀行板塊的機會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第一是經濟增速未來會環比回升;週期復甦銀行受益;第二是行業淨利潤增速逐季環比回升;第三是低估值,銀行到年末一定要完成估值切換,空間至少10%。

安信證券:年底保險行情仍將延續,險企利空已經逐步出清

安信證券認爲,負債端及投資端雙雙改善推動保險估值持續提升,年底保險行情仍將延續,險企利空已經逐步出清,個險隊伍企穩改革利好釋放。開門紅目前預售情況良好,負債端持續改善。長期利率穩中有升,緩解利差損擔憂,利好於保險板塊估值進一步修復。

華西非銀認爲,中國平安、中國太保2020全年沒漲,相比於純壽險標的新華、國壽,補漲效應明顯。2021年開門紅實現新增保費及NBV兩位數以上增長確定性更強,而新華、國壽基數更高。長端利率看一季度上行,3.3——3.5區間,至少看到農曆年前,利率上行+開門紅業績確定,看20%的漲幅空間。平安、太保估值低,太保GDR對於股價的壓制逐漸出清,迎來估值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