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將在月球上養蠶種馬鈴薯實驗

大陸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透露,明年年底,嫦娥四號將搭載中外共11個科學載荷登月。其中包括一個突破性項目——重慶大學牽頭的「月面微型生態圈」,一個裝載有馬鈴薯種子擬南芥蠶卵的微型生態系統。這個項目也將是人類首次在月球進行生物實驗。未來,像科幻電影滯留在火星上的太空人依靠種馬鈴薯獨立生存了500天的場景,將有可能成爲真實生活

華西都市報報導,重慶大學「月面微型生態圈」的總設計師、大陸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更新表示,「月面微型生態圈」工程已經進入成熟階段

謝更新教授指出,「我們國家的這次探索是人類首次月面生物實驗,在世界都是領先的。」與美國去年NASA太空站開出的「外太空一朵花」不同,「月面微型生態圈」項目是在離地球38萬公里的月球上,比離地300多公里的太空站要遠得多。

他說,太空站是一個人類可以生活的環境植物肯定能生長。月球是一個無大氣、無水、無生命活動,內部能源近於枯竭的死寂世界,想要在這個真空、輻射強烈、重力微弱的環境下養蠶種菜是不可能的,所以「月面微型生態圈」要做的,就是打造一個可供植物生長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