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清火有妙招

原標題:冬季清火有妙招

寒冬時節,人體陽氣內收,是一年中最適合飲食調理與進補的時期,這是因爲此時人體陽氣內收,更能消化和吸收其他季節裡無法充分吸收的補品。可不少人一進補就上火,出現口腔潰瘍喉嚨痛頭暈、疲憊等。你是否也遇到了此類情況?怎樣可以緩解上火症狀

實火虛火要分清

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大便幹、小便黃,相信這是很多人理解的上火。“中醫認爲火是從陽氣(陽熱)轉換而來,分爲‘少火’與‘壯火’。少火是一種正常的、具有生氣的火,能溫煦臟腑組織,保衛機體,屬於生理之火。壯火指的是過於亢盛的一種陽氣,它會損耗人體陰液,屬於病理之火,這是我們通常所指的‘上火’。”廣東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徐國峰表示,上火是很常見的現象,中醫認爲上火屬於熱證,分爲實火和虛火。

體內有“火”,不滅固然不行,但是在“滅火”前,徐國峰提醒,首先要先區分好到底是“實火”還是“虛火”。

引起實火的常見原因分外因和內因兩種。一種主要是外在環境因素導致,如風、寒、暑、溼、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正常情況下我們長期生活在這個環境不會生病,但氣候變化異常或人體正氣不足的時候,六氣反而成了傷人致病的邪氣,這時候“火”就是致病因素的“外火”。另一種是各種內在原因導致,比較常見的是飲食辛辣和熬夜,導致的人體陰陽失衡、陽盛於陰的內熱證候

虛火有兩個概念,一是陰虛而導致火旺的現象;二是氣虛和陽虛出現的氣虛發熱、“真寒假熱”現象。陰虛有五臟之陰偏虛與精血津液虧損等不同情況,陰虛則陽氣相對地偏亢,而非陽氣絕對過剩,所以雖然常見火旺徵象,實爲陰虛所引起。

徐國峰介紹,可以從五個方面判斷實火還是虛火——

病程。發病急,病程短的多屬於實火;發表緩,病程長的多屬於虛火。

看小便。小便顏色黃氣味重是實火;小便顏色淡清是虛火。

看大便。大便乾結多爲實火,大便稀軟或腹瀉多爲虛火。

看舌頭。舌質紅、舌苔厚黃的爲實火;舌質紅或者淡紅、舌苔薄的爲虛火。

看發熱。發熱溫度高、全身燥熱、口渴飲水多是實火;發熱溫度相對較低、身體忽冷忽熱、不想喝水多爲虛火。

“並非所有上火的人都會出現發熱的症狀,此時可根據其他四個方面判斷。另外,臨牀上經常有虛火實火夾雜的情況,這個則需要由醫生判斷。”徐國峰提醒,比如我們脾胃不好的時候,最初可能表現出來的是虛像,但這時我們又管不住嘴,吃了很多的煎炸油膩食物,體內的“虛火”就可能會“堆積化實”變爲“實火”。

胃火心火腎火肝火肺火各不同

徐國峰介紹,上火分爲胃火、心火、腎火、肝火、肺火五種。其中,胃火多因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表現爲大便幹、口臭、舌苔黃,餐後胃脘部易反酸發熱,過食辛辣燒烤後尤爲明顯;心火多表現爲心煩,白天坐立不安,夜間失眠,舌尖紅甚至舌尖口瘡,小便色黃或刺痛、淋漓不盡;腎火一般多爲虛火,表現爲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或疼痛、傍晚口乾、煩熱、失眠、盜汗、多夢、遺精,有時甚至尿道灼痛、腰膝痠軟或腿痛、腳後跟痛等;肝火表現爲口苦、胸脅脹滿、頭脹痛、大便幹,同時可出現女性月經過多、男性陰囊、溼疹潮溼等情況;肺火表現爲嗓子紅、腫、痛,咳嗽咳痰,鼻涕濃稠色黃。

“大家常見的多爲心火和肝火。”徐國峰說,調養它們有妙招。

心火也分實火和虛火,應先進行判斷後再選擇藥物調養。心實火可選擇導赤丸,若有咽喉紅腫疼痛、頭痛眩暈及大便燥結可選用牛黃解毒片玄麥甘桔顆粒等中成藥,食療可食用苦瓜、荸薺等偏苦寒食物來清心火。心陰不足的虛火可選用天王補心丹或柏子養心丸,使陰陽平衡。

肝火也分爲肝火旺(實火)和肝陰虛(虛火)。肝實火伴有下陰的溼熱,可以選用龍膽瀉肝丸,如果伴有腸胃積熱時,可以服用左金丸,飲食上可用苦瓜、芹菜等。肝虛火可選用杞菊地黃丸或丹梔逍遙散,以滋陰降火。

食療“滅火”效果佳

“冬季上火除了可用藥物進行調理,還可以通過以下食療方來降火。”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主任醫師劉新豔推薦了幾款食療方——

百合雪梨湯。做法:百合30g,雪梨1個,冰糖適量,將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將百合連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鍋內,再加半碗多清水,煮一個半小時,待百合已爛,加入去皮核切塊的雪梨及冰糖,再煮30分鐘即成。此湯有滋生津液、清熱除煩、養陰瀉火功效,十分適合於陰虛火旺、熱病後陰虛以及平素易上火、體質偏熱而引起的頭暈頭痛、口苦咽乾之病症。

蓮子銀耳湯。做法:銀耳、蓮子、紅棗枸杞、冰糖各適量,銀耳用清水泡開,將底部泛黃的硬結剔出,撕碎備用。湯鍋放清水,將銀耳、冰糖、棗子、枸杞放入冷水中,開火加熱至煮沸,一定要不斷攪鍋,防止銀耳膠質粘鍋,煮開後,關小火熬煮,也要不斷攪鍋。提醒大家,水要一次放夠,要留出蒸發的餘地,煮的過程中間不可加水。此湯可滋陰潤肺,安神養心。

銀耳紅棗湯。做法:銀耳,紅棗,冰糖,將銀耳放入溫水,浸泡30分鐘,待銀耳充分發開之後,換清水清洗乾淨去根,將銀耳撕成小片,放入鍋內,加水,大火煮開,加入洗淨的紅棗、冰糖,一同沸煮10分鐘左右,再改爲小火,煲上一兩個小時,可根據口味加入適量冰糖調味。此湯可補血養顏,滋陰去噪。

秋梨湯。做法:梨1個、陳皮20g、冰糖適量,把梨洗淨帶皮切成塊,陳皮洗淨切小塊,鍋中倒清水,加入梨和陳皮蓋上鍋蓋,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20分鐘後加入適量冰糖再煮10分鐘攪拌即可。此湯可去燥降火、清肺止咳。

花旗參瘦肉湯。做法:花旗參用熱水泡軟,洗乾淨,切薄片,豬瘦肉用開水汆過,洗乾淨血水,把花旗參和瘦肉一起放進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煲沸騰後轉小火煲兩個小時,加適量食鹽即可。此湯補益五臟、補心安神

冰糖蘋果湯。做法:蘋果1個約250g、清水400g、冰糖適量,蘋果洗淨後去核,連皮切片,將蘋果片放入鍋裡,加入清水煮開,轉小火煮15分鐘,加入適量冰糖溶化後即可。此湯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健脾益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功效。(本報記者 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