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喝不死人! 「康帥傅」等山寨食品竄陸農村

山寨食品康帥傅」。(圖/翻攝自騰訊健康)

記者馬叔安臺北報導

諸如「Cole可樂」、「康帥傅」等山寨食品層出不窮,氾濫於大陸農村地區,成爲民衆的健康隱患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爲,由於山寨食品價格相對低廉,加上監管力量難以觸及,民衆鑑識困難和相關罰則過低等因素,讓農村成爲了山寨食品的集散地

經濟參考報》指出,在四川的一棟居民樓下小超市,有一批山寨大陸知名食品品牌「六個核桃」的「六個純核桃」飲料公然售賣,銷售人員聲稱,「這是『六個核桃』的升級版,口味更好喝。」買了一瓶「六個純核桃」的村民說,「小娃娃一直喜歡喝這個飲料,我們經常在這裡買,沒覺得有啥不同呢。」還有村民表示這種山寨食品,「反正喝了又不死人。」

▲山寨食品「大個核桃」與正版「六個核桃」對比。(圖/翻攝自每日頭條網站

湖南省桑植縣康師傅代銷人員金科表示,一些山寨品牌做得十分逼真,很難發現其中的端倪,「雖然知道是山寨的,但是我們也沒辦法。他們有自己的名字,只是稍微不一樣,也有生產日期、生產位址等,不好定位爲山寨,只是模仿,很難界定爲抄襲。」

江西一位執法人員透露,山寨商品進入農村市場方式,往往是通過周邊縣城集鎮上的批發商供應商送貨上門到此類批發商,導致執法部門查找山寨商品的源頭十分困難。就算查獲山寨食品,通常也只能按照侵權來處罰經營戶罰金是所售商品進價的3到5倍,這樣的罰款往往過低,不足以達到懲戒效果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山寨食品之所以能進入農村市場,一是成本低利潤高;二是監管觸角鮮有觸及,存在監管不力問題;三是偏遠鄉村農民鑑別識假能力有限;四是有些人明知道是山寨食品,但圖便宜仍然購買。

經濟參考報表示,對於屬於食品類的山寨商品,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執法中也存在困難,因爲現有法規缺乏操作細則,在基層落實比較難,一般在沒有造成危害人身安全的嚴重後果情況下,執法部門不會主動進行產品品質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