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幾點敲鐘? 簡錦鬆:凌晨3時39分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蘇州寒山寺鐘聲,因爲唐詩楓橋夜泊》成爲遊客造訪的著名景點方丈所敲得108響據說可化災厄,近年來也成爲大陸著名的跨年活動;但詩人張繼詩詞內容裡所提到的「夜半鐘聲到客船」,到底是幾點敲鐘呢?

據悉,「夜半鐘聲到客船」,常被後人解讀是發生在三更,也就是晚間11點到凌晨1點。不過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簡錦鬆曆法地理天象歷史,推算出更確定的時間;他認爲,應該是「五更」裡的3點39分,究竟他是如何算出來的?

《楓橋夜泊》全詩如下(圖/東森新聞

「亮的月亮,誰也知道一定是滿月,月落烏啼霜滿天的時候,夜晚正中間的時候,絕對不會是月落。」簡錦鬆表示,詩裡的鐘聲應該是晨鐘。他以《至元敕修百丈清規》文獻爲依據,表示唐代是在四更結束、五更之初的時候敲鐘;因爲寺院打鐘時間在唐朝之後做過調整,因此後人對於詩裡的鐘響時間,纔有不同的解讀。

簡錦鬆甚至還利用GPS上的月出月沒計算器,算出「霜滿天」裡的「霜」,其實指的是滿月前後清亮的月光。簡錦鬆因此推測,張繼就是在唐天寶十四年九月十六夜寅時二刻,對着滿月、在清亮的月光下做了這首詩

對此,有網友覺得長了智慧,但也有部分人表示,這首詩其實是文學作品創作的內容也並非一定是事實,因此,當年創作的情境到底爲何,其實也只有張繼自己才知道。(新聞來源: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