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睽違39年再現風華 這幾張空拍夜景照簡直美翻了!

臺北北門睽違39年,終於再現風華。(圖/林承翰提供)

記者江貞億/綜合報導

臺北市柯文市府團隊創下以6天超前進度拆除北門忠孝橋引道,北門(承恩門)歷經39年的枷鎖終於再現風華;臉書粉專「不只是一個人的臺灣觀光局」空拍下北門周邊夜景,不禁令網友讚歎,「好美,臺北又有新的觀光景點了」。

臺北市忠孝橋引道火速拆除成爲熱論議題工程結束後,北門天際線再度重現,未來北門和旁邊的臺北郵局、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鐵道工場等8座年代橫跨清代、日治時代國民黨臺後至今的文化資產,一起併入整合,重塑爲「記憶城區」。

▲四面而來的車軌爲臺北街景點綴出不同面貌

攝影師林承翰特地拍下忠孝橋工程結束後的北門周邊夜景,「臺北北門,繁榮重現」,原被忠孝橋引道遮蔽住30幾年的北門,終於再現天日,與一旁的臺北郵局相映,讓臺北街頭展現不同的歷史氣味車水馬龍的車軌畫下的曲線,也爲照片增添更多韻味,不禁令人讚歎。

臺北府城北門又稱承恩門,是早期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孔道,1983年經內政部評定爲國家一級古蹟。北門的門高二層,城樓採用厚實牆體圍起的封閉形式,宛如一座堅固的堡壘,前後只留方形圓形窗洞,便於監視防禦。城門臺座用本地產的石條以一層丁一層順的方式砌造;城門中央開圓拱形孔洞,外拱比內拱小,兩拱中間爲方形,供城門扇開啓用,門用鉚釘鐵皮保護,厚重而堅實;圓拱門洞上方有「承恩門」橫額落款:「光緒壬午年」「良月吉日建」。

▼北門周邊未來可望成爲新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