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糖地瓜/異鄉人臺灣情 (下)

圖、文/楓糖地瓜

臺灣飲食美,用美食串起情感

臺灣人傳統美食發揚光大是衆所皆知,臺灣人廚藝了得,許多異國美食融入了臺灣味後,變得更加道地、更加好吃,我想這就是所謂『在地化』的真諦吧!

想要在臺灣探索美食,夜市是一定要去的。雖然夜市不是臺灣獨有,但臺灣的夜市絕對獨特。在地人都知道要逛夜市,一定要找個伴,全程採『分食共享』路線,這樣才能盡情體驗不同美食,從『街頭』吃到『街尾』。

▲我從小是混基隆夜市長大的,對夜市的感情更加深厚。

這樣的飲食習慣是很美妙的體驗。中國人喜歡用分享美食來連繫感情。許多國際旅客衛生習慣,多習慣自己吃自己,一開始功夫小子吃夜市的時候,顯然覺得當下的美食太好吃,想一個人獨享。但去了幾次之後也學聰明瞭。照這種吃法,大概兩攤就結束了。

一條小巷擠滿了各種各樣的小吃美食,若你想『從街頭吃到街尾,正餐吃到甜點,再來個甜點外帶回家繼續吃』,一定要有懂得分享。唯有分享美食,才能真正從街頭吃到街尾。這是我們用美食串起情感的方式。對我們來說,分享一口美食,就是熱情的表現,也是精神上更親密的體現。

花蓮夜市自強夜市的第一家烤肉串滋味真正好阿! (但是要等很久)

臺灣古典美,新舊建築並存卻不衝突

龍山寺行天宮這兩大臺北人精神支柱的廟宇,都坐落在繁忙的臺北街道,這樣現代與古典,在同一個情境下同時出現,卻不顯突兀,反倒有種鬧中取靜的獨特。

▲在臺北市角落,處處可以見到類似像這樣的建築。儘管背景常有高樓大廈襯底,卻也凸顯出古典建築的自在優雅。

臺灣的古典美不只在新舊並存,角落隨處可見傳統建築的廟宇古蹟,更時常可以看到有新舊並存的新式建築。姑且不論在美學上的美與不美,至少在立意上是值得被讚揚的。淡水捷運站的建築,保留了閩南建築的屋頂,臺北101更是以中式古錢做爲大樓特色標的。融入代表臺灣文化與精神的古典與傳統,才能讓這些新式建築多一分臺灣味,也多一分古典美。

►►►點下頁瞭解更多臺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