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瘦女西施捧心 二尖瓣脫垂症狀最佳寫照

古代形容美女的「西施捧心」,其實是典型二尖瓣脫垂病患,平常承受胸痛折磨的最佳寫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說,大約有一成的女性朋友,都有「二尖瓣脫垂」症狀,不過大多屬輕症,只要定期追蹤,但如果二尖瓣斷裂,就會造成逆流病變,必須及早治療,否則可能引發心衰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說,二尖瓣的正常開啓及閉合,在心臟收縮舒張循環中非常重要,不過約有5-15%的人,二尖瓣會太長或太厚,導致脫垂,其中女性有二尖瓣脫垂的比例高達一成,一般二尖瓣脫垂患者症狀多屬輕症,例如胸口微微疼痛、氣促、心悸等,尤其以高瘦女性較多,而輕症的二尖瓣脫垂,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但如果斷裂,就會變成病變形成二尖瓣逆流,出現較嚴重的病理症狀,就會影響到日常生活,需要藥物控制。

主任姜智耀說, 「西施捧心」西施揪在胸口微微散不去的痛,就是對典型二尖瓣脫垂病患承受折騰最傳神的形容。尤其臺北市已經進入高齡人口結構,伴隨二尖瓣逆流的病患也增多,症狀也相對明顯。就有一名78歲的王老太太,常年爲氣促咳嗽所苦,不過最近症狀加劇無法爬樓梯平躺睡眠,醫師聽診時發現心雜音,診斷爲嚴重性二尖瓣閉鎖不全,已經造成心衰竭。目前先進國家對於二尖瓣膜逆流的治療,已經從被動式治療,轉爲積極早期二尖瓣修復式手術治療。如果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一般愈後相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