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更名“幾家歡喜幾家愁” 僅唐山學院“折戟”

3月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其官網宣佈,泰山學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合併組建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正式成立。這意味着泰山醫學院與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整合後,成功更名“大學”。就此,這一輪高校更名塵埃落定。

教育部2018年初曾公佈“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的高等學校名單”,其中16所高校擬由“學院”更名爲“大學”,3所高校擬“同層次更名”。澎湃新聞注意到,截至目前,19所高校中僅有擬更名爲“唐山交通學院”的唐山學院“折戟”,其他高校更名均獲通過。

泰山醫學院完成升“大學”願望

2017年3月2日,《山東省教育廳2017年工作要點》發佈,提及“做好泰山醫學院與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整合工作”。三個月後,山東省政府正式下發通知,決定組建“齊魯醫科大學”——而在此前,新校名曾有“華東醫科大學”“山東省省立醫科大學”等版本。教育部2018年1月份公佈的“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的高等學校名單”中,“更名大學”一欄顯示,以泰山醫學院和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爲建校基礎的新院校,擬更名“齊魯醫科大學”。

但“齊魯醫科大學”這一校名曾引起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校友的不滿。公開資料顯示,“齊魯醫學”品牌源自1917年正式建校的齊魯大學醫科,曾與“協和”“華西”齊名。新中國成立後,齊魯大學醫學院、山東省立醫學院等合併成立“山東醫學院”,後更名爲“山東醫科大學”,2000年成爲山東大學一部分,今爲“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

“我們不反對泰山醫學院更名升格,但更名爲‘齊魯醫科大學’不合適。”《工人日報》報道稱,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一些校友認爲,泰山醫學院改名冠以“齊魯”,傷害了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師生的感情和認同感

2018年5月,教育部公示名單顯示,泰山醫學院與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整合後的高校,擬更名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已無“齊魯”二字。2019年1月22日,泰山醫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該校“(與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的)整合工作正在順利進行”。2月6日,該校官方微信推送的一則招聘啓示中透露,“教育部已在2018年11月批覆同意山東省組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對於泰山山腳的泰山醫學院而言,儘管新校名發生變化,其仍然完成了升格爲“大學”的願望,且被山東省政府寄予厚望。

公開資料顯示,學校早在2011年做“十三五”規劃時,就已明確提出“十三五”末要升格爲醫科大學。“2016年上半年,省政府派人向學校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和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合併爲醫科大學。這正中泰山醫學院原本就想升格爲大學的下懷。”中國新聞週刊曾報道稱。

根據2019年3月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官網《關於組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通知》,新組建的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分爲泰安和濟南兩個校區,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爲30000人。山東省政府各部門以及濟南市、泰安市要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新校區規劃與建設、土地、資金、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根據上述通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將擁有四所附屬醫院,其中即包括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名稱不變,劃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作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由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管理。公開資料顯示,該醫院此前隸屬山東省衛生計生委,爲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臨牀學院。

出現首所更名爲“大學”的民辦高校

此輪高校更名,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也頗受關注:2018年12月,該校獲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爲“吉林外國語大學”,成爲吉林省唯一一所外國語大學。此前該校工作人員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更名後的“吉林外國語大學”,也是全國唯一一所更名爲“大學”的民辦高校。

位於廣西的欽州學院此次更名爲“北部灣大學”。也有高校更名並不順暢。2018年1月教育部公佈的考察名單中,四川工學院擬更名爲“四川科技大學”,而在幾個月後的公示名單中,該校擬更校名變爲“四川輕化工大學”。同年12月10日,該校正式宣佈更名爲“四川輕化工大學”。

擬更校名定爲“四川輕化工大學”後,該校校友曾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表達不解:不知因何從申報的四川科技大學又改回了35年的四川輕化工大學這個單科歷史感很強的名字?爲什麼有延續性很強的名字“四川理工大學”放着不用,卻用回35年前的名字?該校友擔心,“這將會影響學校招生及發展”。

2018年6月,四川省教育廳對此迴應,更名爲“四川輕化工大學”,既有較好的歷史和文化傳承,又能較好體現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同時比較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和要求,也不會引起因校名雷同而產生負面的社會影響。

儘管略有“波折”,更名後的四川輕化工大學仍被地方寄予厚望。據其官網報道,該校剛剛投入使用的宜賓校區,是“爲貫徹落實省政府建立白酒學院的會議精神”,承載了“四川省白酒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需要”。

唐山學院“先交通”後“大學”願望暫時落空

2018年1月的考察名單中,3所申請“同層次更名”的高校包括唐山學院(擬更名爲“唐山交通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擬更名爲“寧波財經學院”)、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擬更名爲“鄭州商學院”)。最終,3所高校中僅有唐山學院未獲通過,其他兩所高校均在2019年1月上旬舉行新校名揭牌儀式。

通過唐山學院官網搜索關鍵詞“唐山交通學院”,會出現4則新聞,其中最早的一則發佈於2016年9月10日。當天該校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黨委書記劉學東發言稱,爲“2020年建設成爲具有顯著辦學特色的應用型大學”,爲此,學校將採取先更名“唐山交通學院”再“建大學”兩步走的步驟。

2018年1月中旬,唐山學院擬同層次更名爲“唐山交通學院”的消息經教育部公佈,迅速引起一場“爭端”:曾長期在唐山辦學、後遷往四川的西南交通大學對此不滿,部分師生認爲該校曾用名中有“唐山交通大學”,這是西南交大值得珍視的名片和歷史,唐山學院擬改名爲“唐山交通學院”、進而或有可能成爲“大學”,做法不妥。

事實上,唐山學院與西南交大有些“淵源”:1956年,唐山學院建校,前身系唐山市工業夜大學,校址即在當時的唐山鐵道學院(西南交大曾用名之一)內;該年9月,該校獲名“唐山市業餘工學院”,由唐山鐵道學院代管,後與唐山職業大學實行聯合辦學;1985年9月,已遷往四川20餘年的西南交大“智力支援唐山”,成立唐山分校,加入聯合辦學行列;2002年,三所學校合併組建普通本科學校,命名爲“唐山學院”。

唐山學院黨委書記劉學東2018年1月27日迴應澎湃新聞採訪時稱,唐山學院擬更名“有一個歷史沿革,有一個過程”,校方有其考慮。

而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彼時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則表態,對於網友反映“唐山學院更名涉嫌校名侵權”一事,教育部高度重視,將在審批環節結合學校的歷史沿革、文化傳承、學科特色等,對擬使用名稱的規範性、合法性進行充分論證和審覈,確保其使用名實相符的名稱,妥善保護相關高校的合法權益。

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公佈《關於2018年擬批准設置高等學校的公示》,唐山學院已不在“同層次更名”名單中,這意味着該校申請更名的願望暫時落空。

下一輪高校更名已在“預熱”

隨着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正式成立,這一輪高校更名基本“塵埃落定”。綜合各地媒體及官方信息來看,新一輪的“更名潮”已在“預熱”。

早在2018年10月,就有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欄目諮詢阜陽師範學院大學更名進展。安徽省教育廳彼時回覆稱,阜陽師範學院更名爲阜陽師範大學於2017年11月列入《安徽省“十三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計劃於2018年正式向教育部申報設置。

“目前,該校更名大學已完成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實地考察等申報設置環節。根據院校設置有關規定,該校更名大學須報經教育部審批。目前,教育部尚未啓動2018年院校設置申報受理工作。”安徽省教育廳表示。

江蘇省連雲港市政府官網消息,2019年2月15日下午,市長方偉淮海工學院調研,聽取淮海工學院申報更名江蘇海洋大學工作準備情況時強調,認真落實申報更名關鍵舉措,確保淮海工學院成功更名爲江蘇海洋大學。

“建設發展江蘇海洋大學,是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是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更是淮海工學院全體師生多年來的夢想。當前,申報更名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衝刺階段,淮海工學院要進一步提升緊迫感和危機感。”方偉表示。

淮海工學院官網則在2月16日刊文稱,校長寧曉明在全體中層幹部大會上直言,“2019年是學校全力爭取更名江蘇海洋大學的決戰之年”。

原標題:高校更名“幾家歡喜幾家愁”:19所院校僅唐山學院“折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