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修護 明年將開選修課

臺北市古蹟文化資產數量高居各縣市之冠,但有議員質疑,高職缺乏培育相關專門技術人員的類科教育局表示,因古蹟修護不在高職15學羣中,沒有部定課綱,因此107學年度起將先在有建築科的南港大安高工增開選修課,未來再朝分組、獨立成科目標努力。

盼後年能獨立成科

北市教育局日前在會議中兩度討論古蹟修護納入技職教育可行性,最後局長曾燦金裁示,初期可採分組學習,但希望仍以2019年能獨立成科(組)爲目標;中教科長陳素慧進一步說明,下個學年度起擬先邀請大學教授到高職開設文化素養、古蹟修護技術課,讓有興趣學生選修,後續再逐步朝分組、設科目標努力。

南港高工建築科主任歐陽弘指出,因爲沒有課綱,所以科內做法都是將古蹟修護相關內容融入現有課程,例如高一「工程概論」要介紹各種工程技術,就會帶到國內外名勝古蹟以及其修復方式高二建築工程實習」中提到木工泥工,也會帶入這方面的技術。

至於未來規畫方向,歐陽弘表示,除延續今年辦理古蹟修護營隊,科內也有老師參與業界研習計劃,待明年2月返校後,會配合新課綱,設計適合高職學生的課程或社團活動。但單獨成科「有困難」,畢竟學生需涉獵的範圍包括技術層面與文化涵養層面,再加上大學相關科系少,連帶導致師資不足,就業市場也小,對學生也未必有足夠誘因

學生涉獵範圍廣泛

大安高工校長陳貴生也認爲,古蹟修護首先要考慮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力到底要多高?如果不只要修復,還要看得懂文化資產的意義,那是非常高階的技術,只開選修課恐怕不足以因應,或許可考慮開設學程;他也坦言,以大安來說,考量校內空間教職員人數,目前沒有增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