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統古宅院代表 135年古蹟「摘星山莊」修復開放

臺中市潭子古蹟摘星山莊」,是臺灣傳統宅院代表之一。(圖/取自臺中觀光旅遊網)

地方中心/臺中報導

有135年曆史的臺中市潭子區古蹟「摘星山莊」經過修復,11日全面開放,再現風華。摘星山莊落成於清朝光緒5年,(西元1879年)落成,佔地2000多坪,是幫助平定太平天國清昭勇將軍林其中所興建,有「十大傳統民居」、「臺灣民宅之首」等美譽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表示,摘星山莊在民國86年間一度面臨拆除命運建築物的右側遭受嚴重破壞,所幸文史工作者及當時臺中縣政府的努力挽救下,得以在86年12月成爲指定古蹟,民國96年開始修復主體建築,之後進行細部整修,至今天竣工。

「摘星山莊」爲閩南脊背式及多護龍四合院建築,興建時使用從大陸直接運送過來的上等建材匠師也都是當代名師,在磚雕木雕石雕交趾陶及結構上都有精緻的表現。摘星山莊被認爲「無處不雕,無處不書,無處不畫」,畫中必有意,其意必吉祥。譬如大門旁的一件交趾陶作品造型是一黃一白兩隻貓與一把青菜,就是取青菜的「青」與白貓的「白」,暗喻解甲歸田的林其中「一生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