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大魚小傳

伊氏石斑魚羣居性強、喜歡互相碰觸,牠們很少單獨出現,而且社交行爲似乎不受性別影響。科學家最近發現,某些伊氏石斑魚是「雌性先熟雌雄同體」,意思是牠們出生時是雌性,但後來就變成雄性。科學家還不清楚牠們爲何會如此演化。

撰文:珍妮佛.S.霍蘭 Jennifer S. Holland攝影大衛.都必烈、珍妮佛.海斯 David Doubilet and Jennifer Hayes

美國佛羅里達州西南部外海,海面下30公尺處,一記轟隆巨響海中迴盪。接着又是一響,彷如遠方煙火爆炸。這聲音來自一艘沉船殘骸。沉船裂開的船腹中,擠了十幾只體型碩大而且音量驚人的魚。是大西洋伊氏石斑魚。牠們會聚集在船隻殘骸和珊瑚礁附近覓食與社交。這種魚重可達360公斤、長近3公尺,特徵是下齶突出、魚鰭宛如巨大的棕櫚葉,身上滿是土色綠色斑點。有生物入侵牠們的地盤時,牠們就會收縮魚鰾(牠們體內輔助調節沉浮的氣囊),用巨響宣告自己的存在。轟、轟、轟!

大西洋伊氏石斑魚原本數量衆多、分佈廣泛,數以萬計地生活在美國南方、加勒比海巴西水域。但由於多年來遭人類用魚叉魚鉤大量捕撈,使得伊氏石斑魚的數量下滑,究竟下滑到多低不得而知,但可能還不到1000尾。如今佛羅里達一帶的魚羣數量已在回升,漁民生物學家地方官員又吵了起來,爭論這種大魚是否已經恢復到足夠的數量,可以不再需要受到法令保護。

一羣小魚圍繞着一條準備與附近的雄魚一起產卵的伊氏石斑魚雌魚。一切就緒之後,牠會在靠近水面的地方釋出數以千計的卵,雄魚則緊接着釋出一片雲霧狀的精子。這時候,羣集的小魚會盡可能大啖魚卵,直到海流將魚卵衝散。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克里斯.科尼格已經捕了好幾十年的伊氏石斑魚,但卻不是爲了把牠們變成魚排戰利品。他捕捉伊氏石斑魚、奮力將牠們拖上小船是爲了替牠們進行測量,取下一個軟骨鰭條進行DNA和年齡檢測,採集胃部內容物以研究牠們的飲食,並檢查生殖器官,看看是否有產卵的跡象。被科學家放回海中之前,每條魚皮下都被植入一塊標籤。透過追蹤這些捉放過的魚,科尼格累積了有關牠們何時在何地出沒的資料,以及每一條魚的健康狀況。他的妻子兼同事菲莉西亞.科曼協助他處理這些龐大的資料,兩人希望能弄清楚Epinephelus itajara這個魚種現況。伊氏石斑魚本身的習性也促成了族羣數量的減少。「這些魚通常動也不動地黏在礁石上,」因爲那裡有充足的食物與掩護,科尼格說。

牠們因此成爲容易下手的目標。「我們以前成天都在射伊氏石斑魚,」86歲的法蘭克.漢默特說,他二十幾歲時,魚槍幾乎從不離手。

「在棕櫚灘,你可以看到牠們棲息在30公尺深的海底。礁石上全是。光是一個地點就可能有上百隻,有時甚至形成一面牆,那種景象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我會射一兩條魚,1公斤賣16美分。我這樣抓魚至少抓了有15年。」

【本文完整內容請見《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8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