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藝獎得主 劇場老兵王墨林 甘於當Loser

新科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墨林接受本報專訪,與大家分享他的成長過程和對於臺灣劇場運動的看法。(趙雙傑攝)

年少時混過幫派、當過軍人,最終在劇場找到心靈依靠,新科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墨林,有如劇場老兵,他表示:「在社會體制裡,我就是一個Loser(失敗者),但對我來說,並不是真正的失敗,我認爲在完成我人生這件事上,是成功的,我沒有遺憾,但也不是太圓滿。」

劇場老兵愛吃豆腐乳,訪談時聊到忘了和朋友約好的時間,一通電話到來,讓他衝到捷運出口,面交完豆腐乳,才又心滿意足回到訪談現場

王墨林1949年出生於臺南,後因父親工作舉家搬到嘉義,他從小就不愛念書,住在日式建築,和街坊鄰居玩在一起,「那時偷甘蔗、走小溪中的鐵路、騎腳踏車,上了國中抽菸,一起玩的朋友變成幫派,與人打架,換了10個學校。」

王墨林在18歲考入政戰學校戲劇系畢業從軍10年,以少校退伍,在1982年到日本東京尋找新人生,受到日本小劇場啓發,1987年策劃海邊廢墟演出的作品《拾月》,1988年推出行動劇場作品《驅逐蘭嶼的惡靈》。他是表團身體氣象館的創辦人,曾擔任牯嶺街小劇場藝術總監

王墨林表示,人生中有兩件事對他影響很大,第一是軍旅生涯,「我看見國家這個概念虛構,還有體制裡的權力階級,如何壓制人,讓我後來的人生,都不想被體制捆綁。」第二是日本小劇場,「那是一種對體制的反抗,顛覆日常生活,很有動能,啓發我,讓我一輩子只做小劇場,我喜歡的藝術創作,必須有自由開放的思想撞擊,而不是墨守成規下的東西。」

去年王墨林癌症復發,他向朋友借了錢做螺旋電療,他說人生已來到面對死亡狀態,「得了國家文藝獎,像是在爲劇場人生做一個總結,我還有不足之處,也不覺得自己是優越藝術家,但這場美好的仗,我已打過,我應要總結,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