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鳶」被雨淋溼掉進水溝 眼神有殺氣好像憤怒鳥

記者程子威/採訪報導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下簡稱學會)日前在臉書上傳一張掉到水溝裡的「黑翅鳶」照片,引起不少網友迴響,紛紛揣測牠「落難」的原因,還有人戲稱眼神有如憤怒鳥;《ETtoday新聞雲》特就此訪問學會,原來,牠疑似被大雨淋溼纔會這麼狼狽,但經過簡單護理後,目前已重返大自然。

▼我跟憤怒鳥像嗎?(圖/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授權《ETtoday新聞雲》使用)這張照片po出後,網友對於牠會掉進水溝的原因,提出千奇百怪的疑問,例如,是因爲太渴嗎?還有人說,該不會是因爲抓老鼠專心,卻不知抓到後該怎麼逃離水溝吧?但有網友則是把重點放在其外型,稱讚牠眼睛好漂亮;也有人笑說,或許是牠飛着飛着竟掉進水溝相當生氣,所以眼神很像憤怒鳥。

針對種種好奇,學會說明,這隻黑翅鳶是民衆雲林麥寮水溝內拾獲,推測可能是因爲遭瞬間豪大雨淋溼,纔會不小心掉入水溝;但牠被救起時身體並沒有大礙,經過加溫、輸液與給食後狀況已經回覆,並在14日被野放,重回大自然懷抱。

學會表示,主食哺乳類鳥類的黑翅鳶在臺灣繁殖始於1999至2000年間,最早紀錄點是在雲嘉鰲鼓成龍等溼地,現在則幾乎全臺皆有分佈,因爲初生的黑翅鳶只需要一年就具繁殖能力,而且一對一每年最多可繁殖4至5次,每窩可產3至4枚卵,成功巢一窩平均會有2.5只幼鳥離巢

另外,學會也提醒,如果民衆遇上動物疑似落難的情形,應該先冷靜地判斷牠是否真的需要幫助;如果確定的話,可以聯絡各縣市農業局協助處理,因爲此類事項是屬於他們的權責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