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美學學會召開2013“藝術市場與審美文化”研討會(引)

長江商報消息 專家稱湖北藝術市場一直缺少批評理論家,不利於創作和市場的發展

業界疾呼藝術評論家加入拍賣會

昨日,2013藝術市場與審美文化研討會現場。本報記者 傅堅 通訊員 楊凱軍

■本報記者 蔡方良 通訊員 楊凱軍

昨日,湖北省美學學會與湖北中佳文化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湖北省美學學會2013“藝術市場與審美文化”研討會暨“中佳文化高峰論壇”。會議聚集了120多位湖北美學教授、知名藝術家收藏家,與會嘉賓就藝術鑑賞與審美文化、湖北書畫市場現狀與展望、藝術消費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湖北藝術品市場亟待藝術批評者補缺

在昨日的會議上,湖北省美學學會會長彭富春倡導更多的藝術批評者加入到藝術鑑賞中來。“藝術的演變有着不同的文化軌跡,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流傳下來,因爲知識體系的不完整和斷層,無法體會優秀作品中所包羅的大千萬象,而藝術評論者的出現則是詮釋這些優秀作品的最佳方式。”彭富春說,“可是湖北的藝術評論家目前也出現了斷層的現象,新一代能夠得到大家認可的藝術評論家屈指可數。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可以呼籲更多的藝術批評者補缺。”

彭富春表示,藝術理論批評對創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只重視創作,沒有理論批評則會影響創作。“此外,藝術創作後需要有藝術的鑑賞能力和批評能力,把觀念傳承下去。”

湖北中佳文化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豔玲也表示,湖北藝術品市場一直缺少批評理論家,不利於創作和市場的發展,而市場分爲兩級,一級是畫廊,二級就是拍賣。“湖北每年都有多場拍賣活動,但每次拍賣都僅有一兩位評論者參與其中,作用微乎其微。”甘豔玲說,“湖北的藝術評論聲音很小,比較缺乏,希望中佳文化能作爲一個平臺,吸引更多的藝術評論者加入。”

湖北中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梅喜鵬認爲,藝術的發展和市場息息相關。“如果沒有市場的購買,就沒辦法保留藝術品,很多書畫家因此埋沒了自己的才華。”梅喜鵬說,“湖北藝術品市場從2008年才真正開始起步,相比北京上海落後了十幾年的時間。”

甘豔玲也表示,完善藝術品市場除了畫廊和拍賣外,還需要專業的鑑定評估系統、銀行金融貸款、保險市場等配套機構。甘豔玲稱,目前湖北這些配套機構也還不夠完善,公司正在積極地改善。“我們已和招商銀行探討,以中佳爲擔保公司,讓更多投資者有機會參與到收藏品市場中來。”

湖北省拍賣行業協會會長阮繼清則表示,任何東西都離不開市場,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力量,能推動生產力。“收藏經歷了三個的不同過程,從官宦收藏到富人收藏,再到現在的全民收藏,拍賣界遇到了最好的機遇。”阮繼清認爲,在藝術品拍賣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前提下,湖北拍賣市場如何有一席之地是一個課題。“我們需要三個方面的力量:資金、藝術家和藝術評論家、中介平臺,三股力量相互合作才能推動藝術品市場的發展。”

完善藝術品市場,需要專業鑑定評估系統

呼籲政府增強藝術品市場扶持

梅喜鵬稱,中佳旗下的誠信拍賣行是具有國家“AAA”級資質的拍賣企業。他回憶2006年,拍賣行剛成立之初,一場拍賣會近百幅作品的總交易額僅10萬元左右,“後來逐漸上升到十幾萬、幾十萬,到現在的近千萬,我們最高一次的交易額達到了1000萬,總交易額翻了近百倍。”

“‘湖北三老’(張振鐸張肇銘王霞宙)的作品在2008年以前售價僅幾千元一副,而現在他們作品售價已賣到了幾十萬,大幅作品的市場價格爲2萬/平尺到5萬/平尺左右。”梅喜鵬用實際例子說明了湖北書畫市場的現狀和發展情況。

梅喜鵬認爲,這一變化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政府方面和投資企業。“以前政府給予的支持太少,而現在政府也逐漸意識加強了,例如,今年十月份省博物館就對湖北畫家湯文選花鳥作品進行了展出,此外還有民間組織宣傳和推廣。”

“藝術品投資企業的數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梅喜鵬說,“以前湖北藝術界的企業沒有形成給藝術投資的氛圍,但現在類似我們這樣的文化投資公司越來越多,武漢已有十家企業在進行相關的宣傳,並去招商,去尋找欣賞藝術品的賣家。”

梅喜鵬呼籲政府進一步加大對藝術品市場的支持和推廣,如給藝術家們提供展出的場地,拿到到外展出的資格等。“不僅要走出去還要引進來,多請外地名家來武漢進行比繪、交流探討。”他還表示,大衆的審美觀的培養也很重要,建議高校的各個專業都學習美學知識,普及美學知識,培養興趣。“這樣,20年後,我們的下一代將更懂藝術更懂美,藝術品市場也會發展得更好。”

阮繼清也建議,相關職能機構多宣傳審美文化,提高收藏者鑑賞能力,讓更多的人蔘與到藝術品收藏中來。

在藝術品拍賣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的前提下,湖北拍賣市場如何有一席之地是一個課題。我們需要三個方面的力量:資金、藝術家和藝術評論家、中介平臺,三股力量相互合作才能推動藝術品市場的發展。

——湖北省拍賣行業協會會長阮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