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研究第17屆學術研討會 邀請外國學者及講題介紹

澎湖世界遺產潛力點係爲近年來本縣縣政發展重點項目之一,爲配合相關政令之推動與宣導,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近年來以澎湖世界遺產潛力點爲題,17屆除以此爲主要研討議題之外,另期望透過「世界記憶」觀點,廣邀國、內外學者,以文獻遺產爲研究基礎,深入探討澎湖文化資產相關議題。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古老的捕魚陷阱,包含了使用海灘石塊砌成低矮石牆所組成的人工石塊池,及綿延數百米複雜的石牆陣:或者利用外層裹上植物的木樁代替石塊,將其安置在河流中央、河口或靠近海岸線地方方式。這類將魚羣趕進攔蓄的區域,並在此將其捕獲的漁法,皆屬水下文化遺產範疇。亞洲漁業體系中,澎湖石滬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例如日本、泰國、韓國等國的石滬(漁滬),其密集度以及保存完整度略勝一籌。

爲將澎湖石滬羣推展至國際,並與國際保存、維護之觀點接軌,本研討會將邀請韓國木浦大學島嶼文化研究院李惠燕教授,與我們分享她在韓國的石滬研究成果,讓澎湖鄉親認識韓國石滬與澎湖石滬的異同之處,以及近年韓國政府、民間單位在維護、推廣業務上的努力與收穫。

國外學者另邀請到英國海事歷史學家戴偉思博士(Dr. Stephen Davies)進行專題演講。戴偉思博士現爲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他也是香港海事博物館首任館長,併爲香港首名獲頒海洋榮譽騎士勳章的人士。

戴偉思博士多年來致力於從事海事及船務相關研究,是一位航海界衆所皆知的行家,其著作<紅海與東南亞航海指南>在航海界相當知名。戴偉思博士表示,歷史調查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文獻資料不完整,或者資料過於分散,甚至是找不到文獻資料,如此一來,要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歷史脈絡,就更加困難了。

戴偉思博士這次的演講,主要與我們分享19世紀在澎湖海域所發生的船難事件-布哈拉號(Bokhara)與諾曼號(Normand)的故事。這兩起在澎湖發生的船難事件,綜觀所有的中文史料,包含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史料中,卻找不到任何記載。戴偉思博士將透過演講,告訴我們他如何找到史料用以拼湊出船難真相與後續發展,而且這批資料還是在1892事發當年就已建立的。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自去年起,積極爭取中央經費,並以跨局處及與學術單位合作之方式,辦理國際型學術研討會。今年度則是與本縣地方研究學會合作,再次邀請國外知名學者與國內學術界資深專家及新秀,進行對談與交流,機會相當難得,歡迎民衆踊躍報名參加。

研討會訂於14-15日(六、日)於澎湖科技大學海洋科學大樓之國際會議廳舉辦。研討會即日起接受報名至10月13日止,目前尚有名額,請有興趣之民衆至研討會官方網站http://www.ph-research.com/線上報名,或親至文化局澎湖生活博物館賣店現場報名,報名費每人新臺幣100元整,請於賣店上班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16時30分(中午12時至13時30分休息,及每週四休息)前往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