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參加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於12月5-6日在江蘇南京召開,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馬欣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出席開幕式講話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教育學會顧問王湛,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廳、南京市委市政府、南京大學、相關學會、協會有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基礎教育界的專家學者、校長、教師和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共1200餘人到場參會,另有550餘萬人通過線上直播平臺遠程參會。

本次學術年會的主題是“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年會設置學術報告、學術沙龍、教學成果交流展示、區域與學校報告、課堂教學觀摩、分論壇、DPD特別論壇(Doctor, Principal and Director)、微論壇等多個環節,論壇圍繞育人方式變革的目標,聚焦和展示中國基礎教育在新課程改革、優秀教學成果推廣、考試評價改革、教師教育創新等多方面的積極探索、生動實踐與重要經驗。

12月5日上午,在開幕式上,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致開幕辭,隨後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馬欣先後致辭,最後,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發表講話。下午,大會組織開展了育人方式變革成果匯,專家、學者們交流展示了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進行了經驗分享,同時開展了課堂教學觀摩。

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主會場

外研社微論壇精彩回顧

12月6日,由各協辦單位組織的分論壇和微論壇有序開展。其中,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以下簡稱“外研社”)組織的微論壇“新時代外語教師教育方式的變革”於6日下午14:00在南京市第九中學順利舉行,現場有近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行參會,同時有58.91萬人在線收看了本場微論壇。

微論壇現場

微論壇邀請到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連仲遵義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本斌,遵義市教科院院長樊厚義,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兼書記林啟紅,南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連凱桂林市教科所高中英語教研員李陸桂無錫市教科院初中英語教研員包豐等多位領導和專家參加研討。外研社副總編輯王勇、外研社基礎教育營銷中心總監陳子昱、外研社基礎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總監李國輝等出席微論壇。與會領導及專家們分別從新時代外語教師素養的培養、外語教師教育的改進途徑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創新外語教師教育形式等方面,探討如何在新時代推進外語教師教育方式變革,從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微論壇由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英語教研員常玉梅主持。

參加微論壇的部分領導與專家合影

組織單位致辭

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兼書記林啟紅在微論壇上致辭,並向與會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她指出,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需要一大批精通外語的專門人才,所以基礎教育階段外語教學非常重要;接下來,她介紹了近年來南京九中在外語教育教學方面的探索實踐;最後,她從學科教學立德樹人、學生學習方式變革和英語學習新樣態等方面對外語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

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兼書記林啟紅致辭

外研社副總編輯王勇受邀上臺致辭,他首先回顧了過去兩年外研社深度參與中國教育學會舉辦的學術年會的經歷以及外研社與由中國教育學會組織評審並頒發的亞太地區教育創新“文暉獎”的淵源。接着,他又強調,教師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基礎,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具有先導性、關鍵性、基礎性作用,外研社一直以來在外語教師教學領域持續深耕,以教師培訓、學術科研、數字化轉型爲切入口,不斷探索,勇於實踐,致力於通過多種形式全方面促進教師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他還表示,外研社願與各位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之士一道,加強溝通,密切協作,開闢新思路,邁出新步伐,取得新進展,共同爲我國基礎外語教育事業書寫奮進新篇。

外研社副總編輯王勇致辭

山西省教科院高中英語教研員常玉梅主持了微論壇

專家主旨報告

在微論壇上,北京外國語大學張連仲教授帶來了題爲“立德樹人、求真務實——新時代英語教育改革與教師成長”的主旨發言。張連仲教授從近二十年課程改革中的反思、新時代下外語教師應該具備的素養以及下一步基礎外語教育應該關注的問題三大方面展開了詳細的闡述。他認爲,今年的疫情永久的改變了世界,英語教育方式也因此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給了新時代、新挑戰下的教師培訓很多新思考,應該有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助力現代英語教學。隨後,他闡述了英語教師需要提升的包括“立德樹人的追求”、“理性思考能力”、“開放的心態”在內的十項素養和能力。最後,他強調,外語教師應有理念、有信仰、有能力、有學識、有品行,有學習能力,現代教育要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北京外國語大學張連仲教授做主旨報告

來自無錫市教科院初中英語教研員包豐老師分享了由無錫市教科院主辦、外研社承辦的無錫市中學(英語學科)未來教學名家專題項目所採用的參與式行動型“思-學-研-用”研修模式的建構與實踐過程,分別從項目概況、設計理念及實現途徑、培訓特色與創新、項目成果和思考與展望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他表示,該項目從2017年-2019年爲期三年共八期培訓,引導學員在思中學,在學中研,在研中用,循環往復,從而實現持續、及時、高效的教研成果的轉化。一體化思路、導師制和下校實踐體驗是項目的三大亮點,學員們通過培訓得到了最符合他們個性化需求的提升與成長,收效顯著,輻射帶動了無錫市英語學科整體發展。

無錫市教科院初中英語教研員包豐進行分享

遵義市教育局王本斌副局長從項目背景、項目實踐、項目創新點、思考與展望四個方面同與會嘉賓及參會人員分享了與外研社深度合作的遵義市中小學英語教學領軍人才五年提升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他指出,該項目是遵義市英語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的一條龍整體提升方案,針對專業教師補位需求凸顯、教師培訓資源亟待強化、教師隊伍亟需有效激勵、課堂教學理念和技術亟待更新四類問題設計出了“學習圈理論一體化教師培訓模式”,搭建了五年整體培訓規劃框架,通過系列主題開展了系列培訓活動。在培訓主題式提升、班級機制建設、網絡研修活動、三項教學能力比武評選等方面亮點紛呈,具有學習共同體建設組織有力,學習任務鏈驅動真實高效兩大創新性,對於推進遵義市英語教師隊伍分層次、分階段、體系化、一體化專業發展成效顯著。

遵義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本斌進行分享

圓桌論壇

本次微論壇還組織了以“如何因地制宜創新外語教師教育形式”爲研討主題的圓桌論壇。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連仲、桂林市教科所高中英語教研員李陸桂、遵義市教科院副院長樊厚義和南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連凱等與會專家圍繞創新教師教育培訓的歷史因素、積極效果和改進之處,英語教師對培訓的需求和需求設計,培訓效果等多個問題展開探討,在共同探討過程中,分享教師培訓實踐經驗,在相互對話過程中,增進了解,增強共識,針對教師教學和教師培訓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深度交流,爲未來外語教師教育方式的變革提供新思路,爲基礎階段外語教育的均衡發展探索新路徑。

圓桌論壇

(從左至右:山西省教科院高中英語教研員常玉梅、桂林市教科所高中英語教研員李陸桂、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連仲、遵義市教科院副院長樊厚義、南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連凱)

本次微論壇爲所有參會人員帶來了一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時代外語教師教育交流分享會,未來,外研社將繼續探索外語教師發展道路,不斷創新外語教師培養方式,以教師教育變革帶動育人方式變革,切實推動基礎英語教育事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