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萬去買ETF 0056、00878結果令人意外

那到底買2張00878能否等於1張0056?從近半年的報酬來看,後者略勝一籌。(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近期高股息ETF受到很多投資人青睞,通常小資手頭資金有限,買ETF也以價格優先考量,認爲同樣投資3萬元,買2張00878看起來似乎比1張0056更划算,但真是如此嗎?專家提醒,買ETF不能只看名稱,還要充分了解投資內容標的和選股標準,就像一樣是牛肉麪,一碗300元和150元價位取決於各家配方用料講究不同,因此投資人下手前不妨多做一點功課

臺股ETF近年熱度高居不下,市面上ETF突破200檔,尤其標榜以配發「高股息」的ETF,更深受投資人追捧。去年中募集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因爲發行價只要15元,一上市規模就快速倍增席捲市場,對比老牌的元大高股息(0056)股價約30元,似乎價廉物美。

一般投資人選擇ETF時,若只看「高股息」名稱可能會陷入「都一樣」的迷思,無法充分了解ETF投資內容標的,專家表示,ETF的投資原則是追蹤指數,因此指數編制邏輯決定了ETF的報酬表現,就像牛肉麪名稱都一樣,一碗300元和150元價位,在於每家配方、用料講究不同,用餐環境感受也不同。如果吃碗牛肉麪都會Google評價,投資也應該多做功課。

專家指出,0056和00878兩檔ETF的差異可從「成分股挑選廣度」和「擇股原則」兩大關鍵解析。一樣是名爲高股息,掛牌最久、市場人氣最高的元大高股息(0056)從「臺灣50」、「臺灣中型100」共150檔成分股(市值前150大的臺股上市公司,不含上櫃公司)當中挑選;擇股原則是預測利率最高前30檔,並排除未配息者。

而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是追蹤MSCI臺灣永續高股息指數,篩選兩大原則,一是、成分股盈餘爲正或ESG分數較高;二是、依照殖利率分數(25%近一年殖利率+75%過去三年殖利率)挑選過往殖利率高且穩定的前30家。據MSCI臺灣永續高股息指數,2020年11月資料,目前成分股挑選來源48檔。

而0056和00878兩檔,唯一相同者在於都採殖利率加權及最終採30檔成分股。

金融股一向是國內高股息代表,近期傳出金管會爲強化監理研擬限縮金融業股息配發,若消息成真,專家提醒,以目前持股內容來看,00878金融股部位約2成,又是以過去殖利率爲擇股依歸,配息率可能受到衝擊。

那到底買2張00878能否等於1張0056?如果試算00878從去年7/20掛牌以來至12/29止,實際計算2張00878與1張0056這段期間包含現金股息、資本利得的獲利率,2張00878獲利率4.9%,1張0056獲利率5.82%。

其實,依現行20元以下股票交易手續費收取最低的20元來看,光是2張00878下單成本就高於1張0056。因此,ETF股價低對投資人來說,並不見得是加分,加上零股交易上路,搭配券商的手續費1元優惠等,買進0056不再是負擔。

此外,投資人還可留意另一檔同樣擁高股息的元大高息低波(00713),依同樣條件計算,同一期間的獲利率高達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