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科技防災 府城古蹟防災大躍進

南市消防局依「臺南市古蹟歷史建築救災指導綱領」,強化臺南市古蹟及歷史建築防災功能,打造臺南市國定古蹟火災自動守護系統。(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臺南市消防局,強化臺南市古蹟及歷史建築防災之功能,打造臺南市國定古蹟守護網,特推動國定古蹟設置示範性自主防災設備中程計劃,赤崁樓、孔廟示範性自主防災設備已於104年1月及105年9月竣工,最後的祀典武廟及大天后宮設置示範性自主防災設備亦於107年5月2日驗收完成。

臺南市以文化古都之姿合併升格直轄市,臺南市政府消防局依「臺南市古蹟及歷史建築防救災指導綱領」,爲落實古蹟防災工作,特別向文化部爭取經費補助,文化部覈定准予經費補助50%(650萬元整),臺南市編列配合款50%(650萬元整),臺南市設置自主性防災設備設施機具共計4處,分別爲赤崁樓、孔廟、祀典武廟及大天后宮,因應古蹟夜間無人看守,一旦發生火災常會造成不可回覆的文化資產燒燬,設置火焰探測器能偵測火災發生後發出警報,並同時連動放水射水防護古蹟。

另「單人可操作型室外消防栓箱」,有別於一般的消防栓需要2個人以上同時操作,古蹟管理人員於發現古蹟火災時,即可由單人進行射水滅火,以期於火災初期即予撲滅。

消防局強調,臺南市古蹟歷史建築遍佈,臺南市領先全國執行文化古蹟防災,建立古蹟防災體系,提升古蹟整體防災能力,以避免發生火災造成不可回覆之破壞性損害,使古蹟能達永續保存之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