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 陸中央一號臺「紅機」通訊女兵曝光

軍委「一號臺」由一羣女兵所組成,日夜輪值守着。(擷取自軍事報導)

擔負中國共產黨中央中央軍委全軍實施戰略指揮的電話接轉任務的軍委「一號臺」,成立於1960年,每項話務背後都可能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中央軍委的戰鬥命令。特別的是,這是一羣女兵所組成,並日夜輪值守在軍委「一號臺」,她們需將超過3000組電話號碼記在腦海中。

軍委「一號臺」背後的「紅機」爲最高級別通訊電話,不需要撥號,且所有通訊都是加密的,使用電話時只要說出要找的人,話務員就會將電話轉接。

據報導指出,「腦、耳、手、口」是話務員的基本功,還要兼具一項「功外功」。掌握大陸首長手機號碼車載電話號碼、首長秘書呼機號、總部軍區迂迴話線路以及長途區號。

「腦、耳、手、口」的基本功包括,話務員需要將超過3000組電話號碼記在腦海中、要將各地方言錄下來聽,且要一聽首長聲音就能辨識是誰、話務員的語調用詞等須符合軍隊工作和作戰的需要,要聽着舒服也要簡潔明瞭,此外,話務員的打字速度精準度也要有一定程度,平均每分鐘150多個漢字

報導提及大陸軍委「一號臺」女兵們的兩件往事,包括在汶川地震時,「一號臺」成爲軍委領導的「全時秘書」,即使面對暴增的話務量也不喊苦,只爲保持「指揮中樞」的暢通。此外,某次全軍重大演習,中隊工程師畢永紅帶領兩名話務員,攜帶設備遠赴雪域高原,每天值守在野戰機臺前,完成戰略指揮通信保障任務。

報導指出,大陸軍改後「一號臺」的保障用戶增多,話務員主動到新調整組建的軍委機關對接需求,與新成立的各大單位業務部門建立聯繫,制訂個性化保障檔案;連續兩個月在機房,修改錄入兩萬多條保障訊息,確保「接哪哪通,叫誰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