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2月19日史上第二晚 2月4日立春新生兒即屬羊

▲2015的乙未羊年新春是史上第二晚。(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農曆已未羊年新春將於國曆2月19日到來,是我國自西元1912年使用西曆紀年以來,史上第二晚的紀錄,甚至比國曆2月4日立春還晚;由於新生兒生肖認定是看立春,因此在2月4日至19日出生的新生兒就屬羊,家長莫因新年未到,就誤以爲孩子屬馬,計劃剖腹生產父母,也要特別注意。

中央氣象局指出,自西元1912年中華民國使用西曆紀年以來,農曆大年初一的日期都在國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今年的乙未年因爲上年甲午年爲閏九月之關係,與西元1939、1996年的新春並列史上第二晚,僅次於2月20日才過年的西元1920年和1985年;而下一次的2月19日過年,得等到西元2034年。

大陸天津市天文學理事趙之珩解釋,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農曆是依照月亮圓缺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約29.5天)來安排,1年比陽曆少11天左右;若是任由農曆和陽曆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因此,爲使陽曆和農曆一年中的平均天數相等,使春節在陽曆的日期能保持相對穩定,中國採取了「19年7閏」的辦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這樣,如果上一個農曆年沒有閏月,那麼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而如果上年農曆有閏月,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推遲19天左右。

趙之珩指出,2013年農曆蛇年是平年,共有355天,比公曆年少了10天,因此,2014年農曆馬年春節要比2013年農曆蛇年的春節提前10天,蛇年春節對應的陽曆日期爲2月10日,因此,馬年春節對應的陽曆日期就爲1月31日,由於2014農曆馬年有個閏九月,全年共有384天,因此,2015年農曆羊年春節對應的陽曆日期要比2014年的春節推遲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