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改善老年消費環境(把脈)

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消費成爲重要的經濟增長點。老年羣體塑造了“銀髮經濟”的諸多特徵。例如,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後對營養健康產品依賴性增強,其活動範圍和行爲模式也受到限制,而且對網購等新事物判斷能力不足。這些特徵要求我們在推動消費升級的同時,爲老年羣體構建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調查顯示,除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開支外,我國老年人將30%甚至更多的消費支出用於營養滋補、社交娛樂、健康醫療等方面,且消費潛能巨大。與此同時,這些領域也成爲消費投訴的重點,老年消費環境尚需進一步改善。

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推進老年消費環境建設積極探索線下理由退貨、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等制度,各地主動找短板差距,開展消費投訴公示試點大中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等政策創新,提升了老年消費者的獲得感。“十四五”時期,要繼續協同發力,進一步改善老年消費環境。

首先是有爲政府“護老”。要發揮市場監管總局綜合監管部門和文旅、交通金融行業監管部門分工協作積極性,構建老年消費綜合維權體系,提升監管能力。

其次是有效市場“助老”。要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從源頭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要完善市場準入,推出更加豐富的產品和服務讓老年人自主選擇。

第三是有序社會愛老”。防範化解消費風險的知識、資源信息散佈在各類主體,需要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社會組織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打通老年營養健康的科研臨牀產業、政策鏈條。後續還需要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愛老年消費者的良好氛圍。

營商環境、創新環境一樣,消費環境也是承載經濟高質量發展宏觀制度體系,對於激發消費意願、引導消費行爲具有重要作用,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意義重大。用高效能監管治理助推高質量經濟發展,更好滿足老年人高品質生活,這三個“高”是老年消費環境建設的邏輯主線,是統籌老年消費發展和安全的必然遵循。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