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楊定一:回頭往年輕走,反覆身心調整結構

出處:康健雜誌231期作者編輯部圖片/陳德信

楊定一在2012年於《真原醫》提出「慈悲是宇宙最大的療愈力量」,嶄新觀念震撼華人世界,修身也修心,活出真健康,6年來暢銷30萬冊。

2016年,他又提出《螺旋舞》,將宇宙萬物生命形成的螺旋原理融合而爲基礎螺旋拉伸動作,把老化脊椎關節一一鬆開。

2018年開春楊定一博士大家更進一步,透過反覆的運動療效姿勢調整身體結構,回覆身體原本健康的樣態。這些動作比簡單更簡單,隨時地可進行,邀請大家一起回頭往年輕化走。

身體是最奧妙奇蹟,我們的身體當中有幾十兆的細胞,這些細胞要全部夥伴一樣地團結起來運作,這本身就是一項很大的奇蹟。

仔細想想,覺得很不可思議,身體裡有那麼多細胞,怎麼可能會運作得這麼好?例如神經系統居然可以控制指揮那麼多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細胞,事實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沒辦法解釋的奇蹟。

我認爲周邊的動、植物,包含自己,全部都是奇蹟,卻總是被我們忽略了。我們所看見的,都是限制在某一個範圍。就連談「療愈」,這兩個字也是在很窄的範圍。很多人忙於生存,逐漸忘記了自己的潛能其實大得不得了,只是因爲世俗種種的限制認爲不可能。

因爲你認爲不可能,當然就不可能;你認爲沒有奇蹟,當然就沒有奇蹟;你認爲這個世界很好,那你就通過因果的運作,認爲當然是這個道理

假如我們知道這個身體本身有各式各樣的機制讓我們可以自我療愈,並開始運用它,自然也就會發現效果

人類的身體結構會老化、退化,加上本身有重量,因此會不斷地產生往下墜的力量。不過人體有「代償」的功能,也就是說,當某個壓力點異常,它會在別的部位再補償,把這個力量做個對稱。

回頭往年輕化走,就是「反覆」

身體除了生理生物生化層面,還有一個機械的層面,也就是我們的結構,如骨骼肌肉;以及結構與結構之間的彼此牽動,如關節與包裹肌肉、骨骼、關節的各種結締組織,包括所謂的筋膜(fascia)。醫學一般比較注意生化和生理的功能層面,很少注意到結構。然而,一個人如果要健康,需要結構和功能兩方面的配合。

別忘了,身體跟心是全面緊密一體的,身體離不開心,心離不開身體。一個人的心跟身體一致,可以達到和諧、合一,如果身體哪裡不舒服,我們自然就會隨時都想着那個部位,而再稍微做一點調整。

每個人都會退化,所以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反覆的觀念、反覆的工程,就可以啓動反覆的療愈機制。反覆的意思,就是回頭往年輕化走。

例如,本來我們的手一向都是往內擺放,但如果我們突然把手往外,就是一個反覆的動作。假如肩膀問題,就可以試着這樣反覆往外,這個動作它已經踩了一個剎車,讓我們突然體會到,原來我過去習慣不斷往內駝背,難怪我的脊椎不舒服、會退化。

假如我突然把腿往外,稍微把骨盆搖動一下,好簡單的一些運動,就可以把那麼重要的結構不斷地再做調整,不斷地透過簡單的練習,把原本健康的自己找回來。表面看來有不同的練習,其實是在各種面向談同一件事。因爲肉體本身跟心沒有分開過,所以纔會有個東西叫「結構調整」。「結構調整」也可以說是「心調整」,一樣的意思。【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31期】

【延伸閱讀】吳長泰親自教學!透過伸展,能活化副交感神經4招NG挑魚術 這樣選「尚青」!修身又修心 螺旋拉伸運動詳見《康健雜誌網站》。※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