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鱷「戴諾蘇克斯」參見! 上岸獵食讓暴龍成了笑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在掠食者爭雄白堊紀時代雷克斯暴龍是最具指標性生物。不過一旦河裡暴君戴諾蘇克斯」(Deinosuchus)離水獵食連暴龍都得小心謹慎。

恐鱷「戴諾蘇克斯」的頭骨。(圖/取自io9)

「戴諾蘇克斯」是拉丁屬名,牠們在北美的另一個名字叫作「恐鱷」,屬於短吻鱷超科。恐鱷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成年以後是生態系裡最巨大的肉食者體長超過12公尺,比當時體型還未進化到極致的暴龍屬還要巨大得多(約9公尺)。

從目前發現的恐鱷化石分佈位置來看,牠們居住在河口,有可能遊入海洋尋找食物,但也可能以迅捷的速度獵殺誤闖河岸禁區的大小恐龍科學家根據頭骨化石分析指出,恐鱷可用後方鈍牙咬碎海龜硬殼,也可用前端利齒撕裂恐龍的肉;據估計,牠們的咬合力更高達8萬牛頓,遠遠勝出當今咬合力最強的生物美洲鱷(9452牛頓)。

目前古生物學家無法確認恐鱷的食性,甚至有人認爲牠們也可能是食腐生物。但堅持恐鱷爲白堊紀最強掠食者的學者表示,「如果只是河道里的清道夫,有需要長得比大型恐龍還要巨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