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張!5成民衆竟不知檳榔子會致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

研究顯示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民衆,罹患口腔風險機率高達123倍,而咀嚼檳榔更是首要的危險因子,但仍有5成民衆不知檳榔子會致癌,正確認知還需推廣。

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在92年公佈檳榔子爲第一類致癌物,即檳榔子不加任何配料就對人類具有致癌性,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1年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男性民衆對「嚼檳榔即使不加配料,也會導致癌症」的檳榔認知率爲51.5%,還有將近5成仍不知檳榔子會致癌。

調查資料亦顯示,每10名口腔癌患者,就有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這也是國人罹患口腔癌的主要原因。爲此,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拒絕嚼檳榔及定期口腔癌篩檢,是遠離口腔癌威脅的不二法門。

● 戒除檳榔/所謂的檳榔是以檳榔子爲主要成分,佐以荖葉、荖花和石灰作爲配料,檳榔子中所含的檳榔素和檳榔鹼成分,具有潛在的致癌性,而檳榔鹼在口腔中會硝化產生亞硝胺,這些硝化衍生物誘導腫瘤產生。

添加物如荖花,因爲含有黃樟素丁香油毒性成分,可能會導致口腔表皮細胞層萎縮變薄,誘導發炎反應;其他配料如紅灰白灰也會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環境,加重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

● 定期口腔篩檢/國民健康署自99年起將口腔黏膜檢查納入預防保健服務項目中,針對有吸菸或嚼檳榔的30歲民衆可進行2年1次的免費篩檢。透過定期篩檢,讓專科醫師診視確保口腔健康,發現病兆提早轉介治療,減少癌症死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