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馬凱:鮭魚返鄉的兩大死穴

文/馬凱

我們高喊臺商迴流救經濟已不下三年,而官員掛在嘴巴上的「鮭魚返鄉」也有不少時日,但事實檢驗真理唯一標準。事實是,直到最近官員才大喜過望地奔相走告,大立光與可成要回臺設廠了,預估三年投資三十億元,創造三千多個工作機會。然而,大陸臺商少說有數十萬家,纔回來兩家,而且這兩家還強調,他們不是「迴流」,而是「擴大投資」,則真正迴流的臺商何在?

爲什麼臺灣急需臺商迴流,而且官員喊得震天價響,結果卻如此悽慘?反觀工資高出十餘倍的美國科技首屈一指,服務業更是各國仰望難及,歐巴馬總統卻高呼再工業化,不惜祭出種種優惠,幫企業培訓人才,爭取美國廠商迴流。結果連堅決不回美國的蘋果也同意迴歸祖國惠普緊接着跟進,掀起一波沛然莫之能御的迴歸巨流

何以美國能,我們的勁敵南韓也能,唯獨臺灣不能?

鮭魚返鄉在他國易如反掌,在臺灣卻難如登天,因爲有兩個死穴很難過關。其中之一,就是若干學者專家名嘴們搬出的愛國主義。最典型的說法就是:這些臺商二十年前背棄臺灣,投入中國懷抱,吃香喝辣、賺錢飽飽,如今窮途末路只好迴歸,卻還要政府給他們諸多優惠扶助;政府當真應許,又如何向苦守寒窯二十年始終不離不棄的企業交代

一位喊水會結凍的產業大老剛爲自己二十多年來高喊「科技島」誤了臺灣而追悔不已,現在又高喊,不能創造高附加價值的臺商不要回來,以免消耗有限的國內資源。看看歐巴馬與美國,再看看臺灣,真令人無限感喟

第二個死穴知者就不多了。當官員高喊鮭魚返鄉,看中的只是投資多少、創造多少就業;卻不知一個在對岸有所成就的臺商,要回來的不只是錢,所需的也不只是外勞土地。每一個廠商真正不可或缺的,是數千管理者技術人才與經驗豐富基層人員,其中臺幹可能百不得一。但九九%的大陸人員都無法來臺,這個廠商豈能運作?因此,大立光、可成的確是回來「擴大投資」,否則上述困難一樣都克服不了。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64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強「金」健「股」投資課程活動詳見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