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弱勢美元理材策略

文.洪寶山(理財週刊發行人)

弱勢美元時代來了嗎?進入2018年還不滿一個月,美元指數便呈現弱勢,一月二十四日盤中更跌破90大關來到89.965,創2014年十二月以來新低,帶動日圓人民幣歐元、英鎊及韓元國際貨幣升值,人民幣更衝破六.四大關。

自1990年代全球化風潮以來,美元向來維持強勢地位,然自去年初川普上任後美元持續走弱,去(2017)年美元兌世界主要貨幣貶值逾七%,近十年來最弱勢。市場預測,今年美元兌主要國家貨幣仍將處於貶多升少態勢

爲何美元從強勢轉爲弱勢?主要關鍵在於川普上任後各項政策。首先,在「美國優先」政策思維下,川普推翻歐巴馬政府加入TPP等貿易政策,想借此調整重組國際市場的利益關係。其次,他大力抨擊中國日本德國等貿易伙伴操控貨幣貶值,進而造成美國巨大貿易逆差。也就是說,川普認爲強勢美元對美國經濟成長不利,唯有讓美元弱勢才能改變貿易逆差,實現美國優先的目標

除了川普的政策,歐元區、中國、日本等經濟轉強,歐央及日本銀行相繼公佈縮減寬鬆貨幣計劃等,也是促使美元走弱關鍵因素,所以國際市場預期美元弱勢態勢將會持續,會維持多久?就要看美國聯準會(FED)決策,說不準。

所以,弱勢美元時代真的來了嗎?那可不一定。兩個關鍵因素可能有機會推升美元匯率。一、美國正對企業大幅減稅,並鼓勵海外資金迴流,若形成風潮,可能長期推升美元匯率。二、若美國經濟成長持續強勁,且聯準會升息步調加快,美元也有可能反轉走強。

但最大變數莫過於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角力。中國居美國逆差首位,佔美國貿易赤字總額近一半,使得川普將貿易報復箭頭指向中國,雙方貿易戰及貨幣戰一觸即發,一旦爆發,恐波及臺灣經濟,造成極大損失

弱勢美元對新臺幣有什麼影響?去年新臺幣兌美元大幅升值逾八%,今年初以來新臺幣仍持續強勢,市場更預估新臺幣可望升破二十九元關卡學者甚至認爲再見二十八元不無可能。只是若美元持續下跌,將嚴重衝擊臺灣出口產業,臺灣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該如何因應,將是政府與企業須思考且面對的重大課題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909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