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總裁發行語:重拾信任

文:洪寶山

無意中看到中國有一個節目叫做「中國夢想秀」,這集播出的是一個來自貧困家庭醫學系學生,爲了籌措養父醫藥費而到節目中圓夢。她是一個棄嬰,因在雪地被發現,所以被養父取名爲「雪鳳」,意謂雪地裡的鳳凰。她也不負所望,成績優秀考上大學,靠半工半讀來負擔學費,節目中看到在家徒四壁中只有兩件現代化電器,一是冰箱,另一是電磁爐,都是雪鳳爲了父親的身體健康而用打工賺來的錢買的。過去的臺灣,這樣的情況也不時發生,這份感動我們已經遺忘很久了,窮,卻很努力,困,但很認真,腳踏實地去做比怨天尤人更重要。我喜歡主持人在節目結束前說的話:「這世界不缺美麗風景,卻欠缺美麗的信任。」科技的進步,讓人們得以利用網路近在咫尺,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卻愈拉愈遠,勞資之間不信任、人民政府之間不信任,讓社會動盪加劇,人心愈不安。

服貿爭議,引發民衆反服貿、挺服貿,到現在的核四爭議,擁核與反核,臺灣又陷入族羣對立,「信任」幾乎蕩然無存,如果無法重建,抗議、遊行將成常態。在社會科學中,「信任」被認爲是一種依賴關係社會學家盧曼說:「信任是爲了簡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信任更可被視爲社會資本重要性更甚於物質資本,可說是國家盛衰關鍵。對企業來說也是如此,一家上上下下充滿不信任氛圍公司,不可能經營亮眼成績。信任之重要性可見一斑。不論被何種情勢包圍,你都有選擇權,你有自由決定要採取哪些行動,可以選擇讓艱困壓垮你,也可以選擇讓自己變得更堅強。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柔弱者因爲具有韌性,不容易被曲折,反而更容易生存。在雪鳳的故事中,更可以看到柔弱的力量生命中每一個歷程都要細細品嚐,事情不順遂,只是爲了創造下一個機會的開始。今天的一切都會過去,在位者思索如何重建人民信任,而不是採取硬碰硬的解決方式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713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