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叛逃案移交金門高分檢 通緝令可望解套?

林毅夫曾任前世界銀行副行長中國政協委員。(圖/CFP)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洪仲丘案引起的軍事審判改革,在修法後,將於1月13日進行最後一波交案移監。而交案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林毅夫連長叛逃案,,金門高分檢收案後,將討論通緝的追訴時效問題,如果認定軍高檢的見解是「繼續犯」,則會繼續通緝;反之若認定是追溯時效已過,將可能撤銷通緝。

陸軍下士洪仲丘枉死案,引發軍審法修法改革,只要是現役軍人非戰時犯罪全部迴歸一般司法機關審理,在2013年8月15日進行第一波約250人移監,第二波移監將在1月13 日進行,人數約60多名,大多是毒品、酒駕等犯行,將移監到矯正臺南監獄及臺南看守所軍監也正式成爲歷史

軍審改革除了移監外,還有450件案將移交給各司法機關。其中連長林毅夫在民國68年從金門馬山游泳判逃到大陸案最受矚目。林毅夫到對岸後,擔任過中國大陸協委員,也是知名經濟學者,更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民國68年案發後當時國防部爲了考慮不影響士氣,只將林列爲「失蹤」,但其實早知道林毅夫是叛逃。直到林毅夫父親過世,他透露有意返臺奔喪的意願,高等軍事法院檢察署纔對林發佈通緝令,但已經是民國91年的事情距離林毅夫叛逃整整經過23年。

對於此事件監察院曾2度發文糾正,認爲國防部早知道林毅夫是叛逃,並非失蹤,但始終不發佈正確消息,直到民國91年被他人告發後,纔將「失蹤」改爲「叛逃」而發佈通緝,做法引人爭議

林毅夫叛逃事發在金門,因此全案將移交金門高分檢,法務部、高檢署、司法院單位曾有過討論,傾向先繼續通緝,事後再依照卷證進行討論,是否撤銷通緝。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