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動的offer2》導演張以豪平衡綜藝和現實

本站娛樂12月30日報道 “這個節目太真實了”、“接受不了丁輝走人”、“對王驍粉轉黑再轉粉,現實職場中沒有永遠的神,也沒有永遠的菜鳥”…… 伴隨着各種對職場的共鳴聲,《令人心動的offer2》已經播出過半,就如觀衆所言,這一季的職場更加殘酷、真實。相比於綜藝本身的功能——打造觀衆理想烏托邦,“offer2”選擇了“一針見血”的輸出方式。究其原因,我們從該節目的總導演張以豪身上找到了一些答案

他讓我們看到的不完美小孩  是我們最熟悉的自己

對於綜二代必垮魔咒愛魚文化張以豪及其團隊頂住壓力將“Offer 2”的內容呈現反其道而行之,打破“白月光”,向觀衆輸出了更爲真實的職場生活:從學神驍的各種碰壁、瞿澤林的驚豔逆襲又遺憾離開、包括丁輝的走人,這是在告訴我們:現實不會被個人故事而感動,職場沒有那麼多精彩轉折點…… 拋掉更討喜的戲劇化真人秀內容,張以豪選擇用現實化的記錄向我們呈現了一個真實職場。如他所說:“職場本身就會有新人舊人走;本身就會有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有一騎絕塵也有跌落谷底;有逆風翻盤也有一蹶不振,我們希望把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看到過的以及聽說過的真實情況都展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告訴新人們,職場是什麼。”

張以豪“綜藝造人”的秘訣亮點是在現實中發掘而不是空造

張以豪除了在《令人心動的offer2》中很好地記錄下了素人們的“靜態”真實,還在《籃板青春》中捧出了一羣青春少年的“動態”真實。他們邀請到了前CBA球星楊鳴以及國青隊教練原園這樣的國家教練團隊,將籃球最真實的一面通過真刀真槍的訓練以及參加各大專業比賽表現出來,除了展現節目的娛樂元素外,張以豪強調突出籃球競技的殘酷和素人的成長,觀衆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身臨其境地“搖旗吶喊”,這種一致對外集體榮譽感是在很多明星對抗賽中感受不到的。

除了聚焦素人的挖掘之外,在面對粉絲向的競技節目,張以豪及其團隊同樣自帶不一樣的操作方式。就拿今年暑期提檔的《超新星運動會3》來說,張以豪同樣擔任總導演,節目不僅在賽事上有着相較於前兩季的全面升級;在藝人的劃分上,節目根據個人特質參賽運動員們按唱跳歌手演員、搞笑藝人、時尚潮人等不同的圈層劃分爲熱血賽區、演員賽區、爆梗賽區、潮流賽區,可以看出,他們圍繞“人”做足了內容。

在被問到如何挖掘節目人物閃光點時,張以豪表示:“真人秀的現場是非常忌諱導演動不動就出現在嘉賓面前的,我們需要讓他們忘記我們的存在。不到迫不得已絕對不能去打擾他們,這也是大家會一直保持真實狀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