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陸經濟續復甦 通膨壓力逐漸來臨

中國經濟景氣持續復甦,4月製造業PMI爲51.1,較前值回落0.8個百分點,但仍位擴張區域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增長動能依然較強,結構改善明顯。房屋和汽車銷售年增速繼續明顯增加,反映出內需恢復較好,加上外需強勁拉動,因此4月經濟景氣保持上行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4月金融資料,新增貸款人民幣(下同)1.47兆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85兆元,M2年增8.1%,因2020年疫情關係使基期較高,導致2021年數據偏低。

但觀察信貸結構,融資需求保持火熱。其中住戶部門中長貸增4,918億元,仍比2020年增加529億元,系因居民購房熱情仍在延續,支撐了居民中長期貸款。另企業部門中長貸增6,605億元,較2020年增加1,058億元,因景氣暢旺,企業盈利預期上升刺激資金需求,以及出口高增長,企業融資需求旺盛。

景氣復甦加上供需不平衡,逐漸刺激原物料價格飆升,中國4月生產物價指數(PPI)年增6.8%,超出市場預期,漲幅主要來自工業生產相關的原物料價格上升。生活資料漲幅較低,顯示原材料價格目前尚未傳導到中、下游,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可以觀測到相當的趨勢。

4月CPI年增率達0.9%,較上月擡升0.5個百分點,出現加速現象。從CPI分項分析,食品價格依然下跌,非食品價格繼續上漲。因疫情控制較佳,使假期居民出行大幅增加,飛機票旅行社收費、交通工具租賃費飯店住宿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整體而言,出口景氣相對強勢,對實體經濟形成支撐。

從2021年第一季財報來看,PPI上行尚未對下游製造業的盈利造成明顯負面影響。例如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利率並未出現明顯下滑,可能的因素是原物料價格上漲過快,而價格傳導需要一些時間。

從過往各行業毛利率變化來看,在高PPI和低CPI組合的環境下,對各行業毛利率的影響差異明顯。上游原材料行業在PPI向上時,有助於提高毛利率。

對於中游製造業,當議價權較高的行業,可望隨着原材料價格上漲而提高產品價格,有利於中游製造業毛利率改善。至於下游製造業,PPI上行表示生產成本提升,但CPI無法提升下,表示產品提價空間有限,終將擠壓其毛利率水準。往後下游毛利率變化將視CPI的變化而定。

人行的第一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中國物價走勢總體穩定,不存在長期通膨或通縮的基礎。主要是基於目前經濟的不均衡,包含內外不均衡(外需強內需弱)、供需不均衡(生產熱,需求冷)、預期不均衡(企業投資傾向低,居民消費傾向低)。並認爲2021年CPI漲幅較爲溫和。並且點明,推動通膨的主因源於海外供給側,短期內難以消除。因此貨幣政策短期仍維持不鬆不緊的範圍。

對於中國股市的未來展望,近期油價商品價格大幅反彈,雖然目前反映的是需求改善的預期,但也會帶來物價回升的壓力,政策隱憂開始隱現。同時,疫苗的注射已經在全球逐漸展開,使投資人預期經濟回到正軌,債券殖利率回升壓抑到股市預期回報率,導致股市拉回修正。預期股市進入上升週期的末段波動將會加劇。

在這種背景之下,不宜對市場收益率有過高預期。景氣復甦與通膨將改變貨幣政策方向,股市報酬空間恐面臨壓縮。看好疫苗施打後帶來生活型態恢復,以及原物料價格上漲的機會。成長確定性高的科技和消費仍是長期看好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