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擴大降稅 883項商品受惠

陸2021年降出口關稅概況

爲刺激經濟成長,建構國內國際循環發展格局大陸國務院23日宣佈,自2021年1月1日起調降883項最惠國進口暫定稅率,較2020年的調降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時,自2021年7月1日起,對176項涉及半導體制造的資訊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六次降稅部分降至爲零。

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循例於每年底公佈新一年進出口關稅調整清單,2019年底公佈2020年調降859項最惠國進口暫定稅率。爲延續2021年經濟增長韌性,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與大陸財政部23日公告,調整部分進口商品的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和暫定稅率。

公告表示,2021年元旦起下調的883項產品中,爲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對第二批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

爲滿足國內生產需要,降低燃料電池循環泵、鋁碳化基板砷烷等新基建或高新技術產業所需部分設備、零部件、原材料的進口關稅。爲促進航空領域的國際技術合作,對飛機發動機燃油泵等航空器材實行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爲改善空氣質量,支持環保產品生產,降低柴油發動機排氣過濾及淨化裝置廢氣再循環閥等商品進口關稅。

同時,2021年7月1日起,大陸還將對176項涉及半導體制造的資訊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進行第六次降稅。出口關稅部分,關稅稅則委員會也調降錫礦砂、黃銅絲等107項產品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告未如以往提及「將繼續對原產於23個國家地區的部分商品實施協定稅率」,由於上述23個國家協定包括與臺灣簽訂的ECFA,本次公告僅提到「將對原產於相關國家或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在ECFA生效屆滿十年之際,該項表述引發關注。

對此,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研判陸方在公告中的文字調整應是要因應RCEP的不確定性。RCEP接下來要滿足生效條款必須經過六個東協國家與三個外部夥伴同意纔會生效,但這不一定會在2021年完成。

李淳認爲,陸方不會採技術用法改變ECFA效力,若陸方真要片面終止ECFA,或許會採像對澳洲一樣的經濟制裁方式,但目前沒看到任何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