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綠色城市 桃園環保局因應氣候變遷績效獲特優

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榮獲「105年度直轄市及縣(市)因應氣候變遷行動執行績效評比」全國特優。(圖/環保局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大步邁向綠色城市,推出多項全臺首創的創新作爲,深受各界肯定。市府環保局榮獲「105年度直轄市及縣(市)因應氣候變遷行動執行績效評比」全國特優,12日於「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與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績優單位頒獎暨交流參訪」活動上,由副局長李孝軍代表接受表揚。

環保局長沈志修表示,桃園市推動低碳生活不遺餘力,相關考覈已連續5年獲得特優,近年來更擴大照應至氣候變遷的議題,積極打造綠色城市。新制定的「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已於今(106)年正式施行,推行五大主軸,包括低碳生活、低碳建築、低碳產業、低碳交通綠能城市。

市府也在今年也成立發展低碳綠色城市推動小組,由市長鄭文燦擔任召集人定期召開會議,確保桃園市低碳綠色城市旗艦計劃能如期並如質完成。

環保局指出,桃園市推出多項全臺首創的創新作爲,例如寺廟加裝空氣污染物細懸浮微粒(PM2.5)自動監測預警設備,以及要求社區公寓大廈共用照明設備,應於107年底汰換爲節能燈具至少逾半。

此外,綠能政策也是桃園的推動重點,自104年起陸續施行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將封閉覆育20餘年的水尾內厝掩埋場,結合太陽光電,轉型爲環保覆育公園,既活化土地又善用綠能;今年更有所突破,將太陽光電運用在桃園特殊地景埤塘,在農業博覽會展區北湖國小旁12-14號池,打造成全臺第一口「光電埤塘」,第一期完工的年發電量約60萬度,約可供應170戶家庭的一年用電。因地制宜的多項措施,獲得評審委員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