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報應來了?謝金河曝新一輪美中對乾結局

金河認爲,美國借力使力營造通膨,傷腦筋的是中國。(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其好友經合董事長Peter Liu傳了一篇題爲「報應來了,美國陷入嚴重通脹!」的微信文章給他,認爲美國將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危機!但謝金河的看法剛好相反,直言這些年,美國印了大量鈔票,都未達到通脹目標值2%的目標,這一回美國借力使力營造通膨,把壓力帶到中國這一邊,這很可能將是「美中角力雙方過招的第一回合」。

關於美國的通膨,謝金河指出,他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都老神在在,且依克魯曼的說法,這一回美國是蓄意營造通膨。謝金河稱,4月的美國CPI拉昇至4.2%,這是相對去年最低的基期,而美國這些年還印了大量鈔票,但都沒有達到通脹目標值2%的目標,看來這回美國還借力使力,把壓力帶到中國這一邊!

而在中國大陸方面,謝金河說,近來中國領導人使盡全力壓制通膨,鐵礦砂價格只是稍有回檔,但油價銅價都在高檔,鋼價稍有拉回,但跌幅不大。在美國全力營造百年基礎建設全球致力推動碳中和,原物料價格看起來易漲難跌,這是大趨勢,中國要壓抑原物料價格恐怕很困難。

他提到,中國過去30年來以廉價工資,優越的生產力,爲全球生產廉價產品,現在這個優勢走到盡頭,而中國官方最害怕通貨膨脹,這一回美國借力使力營造通膨,傷腦筋的是中國。

另外,謝金河點出大家可能沒有太注意,4月中國的CPI是0.9%,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是6.8%,如果大家把PPI及CPI過去30年的走勢放在一起比對一下,這是1990年以來開口最大的一次。生產者物價上漲,一個是廠商反應成本,也跟着漲價,一個是廠商自行吸收,勢必影響獲利。

謝金河指出,目前這個情況中央限令企業不能哄擡價格,廠商自行吸收原物料的價格,這是PPI 6.8%、CPI 0.9%的最核心原因。企業漲不了價,很多低毛利製造業紛紛裁員倒閉,最近這個現象衝擊循環內需產業,例如,全中國最大的火鍋品牌海底撈、呷哺呷哺股價都腰斬。

人行爲了平穩物價,這回放手讓人民幣升值,去年人民幣升值6%,今年又升至6.3左右,企業已大喊吃不消。這個情況跟臺灣1990年之前的新臺幣升值很像!最近人行要求銀行要增加外匯部位,看起來似不願人民幣升更多。現在看來,通膨的問題在中國的身上。」

謝金河最後強調,過去30年,中國扮演世界工廠角色,也輸出通縮,這回中國可能對全球輸出通膨,原物料價格的上漲可能是長期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