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探.報-烏來湯之秘境 發現馥森阪治原味美食

〈Innori因諾莉〉餐廳的空間設計,以原木桌椅和竹簾打造自然質樸的氣質。圖/姚舜

烏來〈馥森阪治〉的溫泉湯屋有五種房型,最大的爲12坪的〈聊浴〉。圖/姚舜

〈馥森阪治〉有的湯屋,窗戶設計宛如畫框,可一邊泡湯、一邊賞景。圖/姚舜

〈馥森阪治〉內名爲〈原沐〉的湯屋,室內約4.5坪。圖/姚舜

烏來〈馥森阪治〉內名爲〈相浴〉的湯屋,約8坪大,可直接面對山景。圖/姚舜

〈煎烤紅條魚〉的提味醬汁是將味噌和炙燒剝皮辣椒做成foam,並以炒紫玉米襯底。圖/姚舜

〈竹筒飯〉是用小米、糯米、芋頭丁填入竹筒中蒸制,並用馬告提味,並搭配馬告香腸和鹹豬肉一起呈現。圖/姚舜

〈Innori因諾莉〉本季套餐前菜〈飛魚卵乳酪塔〉,除有乳酪和飛魚卵作餡,並加了爆米花和自制果乾增加口感。圖/姚舜

〈芝麻葉/羊排〉帶骨羊肉先煎後烤,提味醬汁採芥末子、鮮奶油和奶油調製。圖/姚舜

〈柳鬆菇澄清湯〉湯頭是以柳鬆菇和鱘龍魚骨熬煮,湯內除柳鬆菇外並有魚肉。圖/姚舜

〈Innori因諾莉〉餐廳本套餐主食選項之一〈伊比利豬排〉,是將伊比利豬肩胛肉先Sous-vide一個半小時,再以大火香煎,表層酥香、內裡柔嫩。圖/姚舜

馥森阪治

因應季節轉換,〈馥蘭朵酒店〉連鎖旗下位在烏來,離〈馥蘭朵烏來度假酒店〉約十分鐘車程的溫泉、美食與手作、閱讀場域〈馥森阪治〉,區內〈Innori因諾莉〉餐廳推出全新季節菜式,主廚黃俊偉運用了更多當代精緻義法美食手法詮釋演繹「原味」美食,並結合餐具器皿與呈盤賦予時尚面貌,旅人在綠意盎然森之場域休憩漫步或在湯屋泡湯後,除可就地享受午餐和下午茶外,〈Innori因諾莉〉餐廳也自本季開始推出完全預約制晚餐,並接受公司行號、機關團體預約包場舉辦別有「藝境」的主題派對。

爲持續打造風格旅遊度假體驗,容易創造旅館管顧公司繼投資烏來〈馥蘭朵烏來渡假酒店〉、宜蘭〈馥森.裡山〉藝術人文生態農園及〈馥蘭朵墾丁度假酒店〉後,承租原〈阪治的家音樂餐廳喜來屋〉並斥資1,600萬整修,打造結合森林、溫泉、美食、文化藝術的質感型度假場域,爲集團旗下第四個連鎖據點,因取法自然且出世離羣,不少知味識途的旅饕視爲難得的「桃源秘境」。

因爲依山形山勢而建、「躲在不起眼的森林裡」,如果對烏來不熟,〈馥森阪治〉是一個不留意就容易「走過、路過,就錯過」的地方,但也因爲如此,才被喜歡泡湯的旅人形容爲「湯之秘境」。

烏來,是泰雅族人最終遷徙的部落,是當年走的最遠的孩子打造的美好居心之地。因此,〈馥森阪治〉傾力保存並傳遞泰雅族人生活美學。園區內的黑色建築外圍都架着只有建築工纔會看見的「鷹架」。這些鷹架跟建築結構無關,它們其實是泰雅族的「建築語彙」之一,出於對傳統「家屋」的尊重與致敬,園區的設計師希望在此找回原住民傳統,更重要的是伸展與自然共生的信仰,讓年輕人走進部落看見古老祖先的智慧與美學。

〈馥森阪治〉區內三棟建築是以泰雅族起源的三兄弟名字命名,分別是「Buta步達」、「Ayan雅諺」、「Yabox犽夢」。以鏽蝕鋼板打造的「虹之聖堂」隧道,出口處的十字架形設計,映照出烏來獨有的空靈山景,標榜將帶領旅人回到生命的原點,接近自然,感受來自風與植物的療愈力量。

〈馥森阪治〉區內有16間湯屋,依不同空間規格分別名爲:「原沐」、「森沐」、「相浴」、「偶浴」、「聊浴」,備品與小食皆採用友善環境之材質,不使用過度包裝,揉合這片土地質樸且真摯的情感,由內而外感受臺灣山林孕育出的天然純粹。

湯屋的窗戶顯然經過刻意設計,沒有玻璃,宛如畫框或相框,室內與室外穿透相連,藉遠近或左右不同的視角可欣賞室外山林景緻。如有山嵐飄過或煙雨迷濛,也別有意境。

〈Innori因諾莉〉餐廳的菜單與菜式持續進化與優化,同樣是演𬙊與傳遞「原味」體驗,最早,這裡標榜是以義式窯燒烹飪手法,藉以彰顯食物天然原味。餐點擺盤,則以粗曠原型呈現。如今則運用了更多當代精緻義法美食手法詮釋演繹「原味」美食,並結合餐具器皿與呈盤賦予時尚面貌。

本季套餐前菜〈飛魚卵乳酪塔〉,是以canape’s的型式呈現,除有乳酪和飛魚卵作餡,主廚並加了爆米花和自制果乾豐富口感與食趣,也讓食物增添了更多「時代感」。

米食〈小米.巖燒豬肉.馬告〉就是「時尚版竹筒飯」,主廚將小米、糯米、芋頭丁填入竹筒中蒸制,並用馬告提味,並搭配馬告香腸和鹹豬肉一起呈現。

〈Innori因諾莉〉餐廳的菜色已擺脫了一般人對「原住民風味菜餚」的印象,所用食材與烹調料理後的形、色、味,均升級優化。這也是園區決定開始推出預約制晚餐與包場的原因。因爲,〈Innori因諾莉〉已更具「食力」了。

馥森阪治

地址:新北市烏來區

環山路151號

電話:02-2577-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