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理解新臺灣 南韓出版社發行介紹臺灣雙月刊

周杰倫南韓相當有知名度。(圖/傑威爾)

記者蕭保祥臺北報導

中華民國與南韓在1992年斷交後,兩國間幾乎沒有中央層級官方往來,不過隨着近年來南韓民衆來臺旅遊風氣漸盛,從不同層面理解「新臺灣」,也成爲學界的討論議題,南韓出版社規劃要發行雙月刊專門介紹臺灣的文化、旅遊主題

政大韓文助理教授陳慶智表示,南韓第2大出版商「Random House」要出雙月刊專文介紹臺灣,從文學歷史等層面,讓南韓民衆理解存在於東亞樞紐的重要國家

陳慶智說,「原因很簡單,因爲韓國人最近掀起臺灣旅遊熱距離近又便宜,很想知道新的臺灣。」

老一輩的南韓人對於臺灣不外乎幾個關鍵字,例如「自由中國」、「蔣介石」、「經濟不錯」等,自由中國是50歲以上南韓民衆對臺灣的稱呼,相對於存在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蔣介石則是因爲,韓國創建期曾經受到他的協助。

不過在斷交之後,講求「事大主義」的南韓遵從「一箇中國」政策,拉近與北京當局關係,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幾乎斷了官方往來,只有近年來地方首長零星訪問。

年輕一代的南韓人幾乎不知道「中華民國」這個詞彙,對於臺灣則是略知一二,認知關鍵字是「周杰倫」、「林依晨」、「似乎很反韓」與「九份」,臺灣的影劇、旅遊新聞在南韓曝光度不算低,不過對於「新臺灣」的具體理解,仍在尋找摸索階段

南韓學界最近幾年特別有聲音呼籲政府應更重視與「新的臺灣」關係,即使受到一箇中國政策限制下,臺灣畢竟是南韓第11大出口國,又在地理關係上接近,因此對臺關係要有新思維

從南韓「花樣爺爺」旅遊節目引爆臺灣旅遊熱開始,觀光成爲臺韓關係相互理解的新起點,也可以視爲外交上的新突破點

當南韓開始用平實角度理解臺灣之時,陳慶智認爲,「臺灣不應該講到韓國只想到競爭,應用『直視』眼光理解真實韓國,對我們自己比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