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進入政治體制多元競爭時代

人類社會跨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我們熟悉的歷史座標逐漸模糊。作爲後冷戰時期唯一超強的美國,其領導地位出現明顯的動搖;西方國家獨佔歷史舞臺時代進入尾聲非西方世界開始全面崛起;經濟自由主義一枝獨秀的時代也告一段落,強調國家對於市場進行必要管制與干預的思維重獲青睞。另外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全球民主化的動力明顯消退,各種有別於西方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活蹦亂跳,並在意識形態領域與民主思潮展開激烈的拔河。

過去三十多年民主化浪潮曾經橫掃全球;從本世紀開始,不少新興民主陷入掙扎的狀態,甚至出現民主體制崩解。

當前許多新興民主政體出現危機,是因爲這些國家實施民主的條件本來就很脆弱,缺乏穩固的民主信念基礎與多元社會環境;多數政治菁英只是把民主程序視爲一種奪權遊戲,民主理念從來不是他們的核心價值。同時,在很多新興民主國家,多數民衆一開始總是對民主體制熱烈擁抱,並滿懷憧憬;但是當民主的實施經驗與他們的期待出現嚴重落差,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看不到轉好的可能性時,民衆對民主的信心開始動搖。一旦這些國家內部出現經濟危機,或是過去有利於民主體制運作外部環境出現逆轉,民主體制就搖搖欲墜。

不久之前,我在智利首都聖底牙哥參加了一場「全球民主動態調查研討會,來自五大洲各區域民主動態調查的主持人都關注拉丁美洲的民主前景,因爲這個地區的數據令人特別困惑。

總部設在紐約的「自由之家」,最近幾年將許多左翼政黨掌權的中南美洲國家,從「自由」的評等調降到「部分自由」,原因是這些國家都出現政治強人,透過公民投票修憲,取消總統不得連任的限制,以及賦予總統大幅改造司法機關權力。同時,強烈批評政府的新聞媒體受到壓制,選舉的公正性也遭遇反對黨的質疑。例如「自由之家」在二○○八年給予委內瑞拉的評等是:公民自由四分(最高爲一、最低爲七),政治權利四分,兩項指標在南美洲都是最低的。

但是享有很高的公信力的「拉丁美洲民主動態調查」,在南美洲進行的社會調查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在二○○八年,委內瑞拉公民支持民主的比例是八二%,在南美洲是最高的;委內瑞拉公民對於民主政治運作感到滿意是四九%,雖然只佔民衆的半數,但在南美洲卻排名第二,要比該地區三七%的平均滿意度高出很多。

爲何「自由之家」認爲委內瑞拉的民主出現明顯的倒退,而高比例的委內瑞拉公民卻擁抱他們自己的民主體制,而且仍滿意其運作狀態?最明顯的原因是,查維茲充分運用了新增的總統權力,以及新近收歸國有的土地與石油收益,讓大量具有原住民血統的經濟與社會邊緣團體,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基本生活保障與政治與社會地位提升。相形之下,在一九九八年查維茲上臺之前,雖然委內瑞拉已經實施了將近三十年符合形式要件憲政民主,但是民主不曾矯正過既有的嚴重社會歧視與不公平問題。

根據「聯合國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經濟理事會」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從一九九七年到二○○七年十年間,委內瑞拉在兩項指標上於拉丁美洲名列前茅。第一,根據客觀的金尼指數,委內瑞拉在所得分配上改善的程度在拉丁美洲國家中表現最佳;第二、在主觀的所得分配是否公平的指標上,在二○○七年認爲所得分配公平的委內瑞拉民衆要比一九九七年足足增加了四二%,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委內瑞拉公民所擁抱的是「社會民主」模式,這個另類民主模式與「自由之家」所推崇的「自由民主」模式,正在這個地區進行激烈的政治拔河。

在可預見的將來,東亞也無法避免多種政治體制競爭的局面。日本的民主體制無力迴應經濟停滯與人口老化難題泰國菲律賓陷入嚴重的治理危機,印尼的民主轉型尚未竟全功。新加坡的指導式民主,與中國大陸的發展導向威權體制,度過了政治繼承與及全球金融危機等多重考驗,讓政治學者不得不重新評價其調適能力。下一輪政治體制競賽的重心,在於打造低碳經濟與因應巨型自然災變這兩大挑戰,何種體制能脫穎而出尚難預料

(作者爲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