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態研究」捕殺122頭懷孕母鯨! 最後全進人類肚子裡

澳洲當局公佈日本捕鯨畫面。(圖/翻攝自YouTube/Sea Shepherd)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日本2018年度西北太平洋科研捕鯨活動於5月中正式開始,並將持續到8月底結束。然而,日本捕鯨活動一直以來都頗有爭議,據CNN報導,光是2017年爲期12周在南極洲的科研捕鯨活動,就捕殺333頭小鬚鯨,而這些以生態研究名義捕殺的鯨魚,最後仍是流入市面,進到人類肚子裡。

國際捕鯨協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公佈的報告指出,日本近期捕鯨活動捕殺的333頭鯨魚中,甚至包含122頭懷孕母鯨和114頭幼鯨。環保人士抨擊,這樣的數據證明,日本根本是假藉科學研究之名,行商業貿易之實。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也認爲,這顯示捕鯨不僅可怕,也毫不必要,「尤其科學家已經證明,非致命性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已然足夠。」

▲日本捕鯨船「日新丸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面對保育人士質疑,日本當局聲稱,一切都是爲了海洋研究,藉由收集鯨魚進行分析,來了解南極洲的生態系統。水產廳也透過聲明澄清,研究人員皆是隨機捕鯨,並沒有針對已經懷孕的母鯨或未成年幼鯨,且數量也在國際捕鯨協會同意的範圍內,對保育並無影響

事實上,國際捕鯨協會從1986年開始規定暫停捕鯨,只有原住民纔可以因爲生活而去獵捕。聯合國海牙國際法庭也於2014年以日本捕鯨非科研目的爲由,禁止日本捕鯨活動;日本也因此取消隔年的年度捕鯨活動,2016年卻又開始。

▲日本捕鯨活動一直以來都很有爭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