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僅存漁法!臺東成功60歲「鏢魚手」戰浪換漁獲

臺東成功鎮的「鏢旗魚」是最傳統古老漁法風險大、難度非常高。(圖/記者陳姿吟攝)記者陳姿吟/臺東報導東北季風狂吹時,便是臺東鎮成功旗魚最豐收的季節,臺灣捕捉旗魚隨着技術進步已有四種漁法,包含流刺網延繩釣定置網及鏢旗魚,其中鮮爲人知、最傳統古老的「鏢旗魚」是世界唯一,卻也是幾近失傳的海洋漁業文化。

「以後臺灣沒有魚可以吃了,我們這代抓完後就失傳了。」紀錄片戰浪》里老船長陳永福這麼說,60歲的他仍然拿着重達20多公斤的鏢竿,站上船隻前端訂製的鏢臺,在時而晃盪達數公尺、時而顛頗失衡的浪高中,只用兩腳支撐,日復一日「搏命演出」,不僅於他,這更是成功鎮所有老鏢手的人生縮影。▲鏢旗魚的漁船每天清晨就必須出海,通常有四位船員。(圖/記者陳姿吟攝)

鏢旗魚漁法據說源自日本人,當時日據時期日本人於小琉球使用鏢技,不願意傳授給臺灣人,小琉球居民偷學,爾後才傳到成功鎮,但鏢魚技法在日本當地與小琉球都已失傳。凌晨時分,乘着船從新港漁港出海,已有船隻在外海追尋旗魚蹤跡,若不是親自觀看,很難體會鏢魚手海浪、旗魚搏鬥的驚險關係;旗魚船通常備有「正鏢手」與「副鏢手」,鏢手們在鏢臺上僅用腳掌勾住兩條環狀布塊,緊握俗稱的「三叉魚鏢」,而觀察旗魚現身與否,「背鰭」浮出水面的短暫時間是關鍵,在魚現身之時,必須清楚運用手勢傳達給駛船的船長,在一來一往追尋時,抓準時機下鏢」捕魚,因此鏢手與船長之間需有非常良好的默契。▲鏢旗魚考驗的不僅是鏢手本身的實力,還有團隊間的默契。(圖/記者陳姿吟攝) ▲正副鏢手指引船身、觀察旗魚現身與否,抓緊時機下鏢;圖爲爲遊客示範之漁船,依規定漁船必須離海30浬方能捕魚。(圖/記者陳姿吟攝)

別以爲鏢中就是大功告成,因爲旗魚體積龐大,被鏢中的旗魚極力掙脫之時,長喙時常傷及船員甚至威脅生命,另外,下鏢時還必須要鏢中魚頭魚尾,纔能有好價錢。鏢來的旗魚因時間短,運動量大、肌肉未放鬆,且沒有血腥味,一斤至少200元起跳,而其它漁法則價格低兩倍,但鏢旗魚風險實在太大,年輕人不願意學,現在約僅剩20位有能力出海的老鏢魚手。

黑潮暖流的經過,帶來豐沛活躍的魚羣,全世界的旗魚有12種,臺灣就可見6種,包括劍旗魚、魚傘旗魚、立翅旗魚(白肉旗魚)、紅肉旗魚、黑皮旗魚、小旗魚。9月至12月旗魚過境,尤以11月的立翅旗魚(白肉旗魚、白皮旗魚)最爲肥美,但每天的捕獲量仍得看老天賞不賞臉,老船長說:「有時候一天九隻,有時候九天沒有一隻。」▲鏢來的旗魚必須在下午2點前趕回新港漁市,重達上百公斤的旗魚排排站,十分壯觀;圖爲白肉旗魚。(圖/記者陳姿吟攝) ▲今日最佳鏢魚手鏢到106公斤的白肉旗魚;每日2點半到4點旗魚以喊價方式拍賣。(圖/記者陳姿吟攝)▲鬼頭刀爲旗魚的食物,沿着鬼頭刀魚羣就能發現旗魚蹤跡。(圖/記者陳姿吟攝)▲「玉里炸寒單爺、成功炸旗魚神」旗魚對當地人來說意義非凡,當地全臺唯一的旗魚神,討海人在出海前必拜祈求豐收。(圖/記者陳姿吟攝)【海上鏢旗魚體驗】需繳納保險費用一人一百元,在海上航行約一個多小時,提供觀賞他船鏢魚體驗,需視當日他船情況(因鏢魚船追尋旗魚路線與娛樂船隻不同,若無遇上鏢魚船隻則改爲賞鯨豚或三仙臺觀賞路線),詳情請上官網「旗橙啓程」臺東旗魚祭:www.2013inchenggong.com

【新港魚市臺東縣成功鎮港邊路14號,每日下午1點至2點半爲小型魚拍賣會,下午2點至5點爲大型魚拍賣會(週日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