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漱口杯出現黃垢 醫師:不常清洗導致恐怖後果

你也有發現?不光是用久的牙刷,漱口用的杯子底層會出現一層黃垢,尤其塑膠杯會更明顯。醫生表示,漱口杯裡沒倒乾淨的水,容易滋生黴菌,慢慢形成黃垢。而這些污垢又透過漱口進入口腔,長期之下可能傷害口腔黏膜,甚至導致胃腸道、呼吸道等疾病

根據人民健康網報導河南省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王永功表示,不少人習慣一刷完牙,隨手把牙刷插進杯子中,且將2者都放在浴室裡。由於浴室溼度較大,漱口杯裡如果有沒倒乾淨的水,或刷牙後將牙刷直接插在杯子裡,流下的水洙最後積攢在杯底長期保持溼度之下,易滋生黴菌,慢慢形成黃垢。

當我們再使用已經有黃垢的漱口杯時,不經意碰觸到有污垢的地方,讓這些髒東西透過漱口進入口腔,長期之下可能傷害口腔黏膜,甚至導致胃腸道、呼吸道等疾病。

醫師提醒,漱口杯最好選用陶瓷玻璃不鏽鋼等耐用材質,若用塑膠杯要定期更換。建議每次刷完牙後,把殘留在杯口牙膏沖洗乾淨,杯底不要存太多水,最好能將杯子擦乾,避免黃垢產生。牙刷最好別插在杯子裡,而放在專門的牙刷筒或牙刷架上。如果漱口杯已經有了黃垢,可用牙膏或白醋擦洗乾淨,但還是以定期更換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