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味噌湯與日式差超多? 網揭關鍵配料:漂浮柴魚片

臺灣日本有味噌湯,但味道完全不一樣。(圖/CFP)

實習記者周依儒綜合報導

味噌湯是日本傳統食物臺灣人經過改良後,漸漸發展出特有的「臺式味噌湯」。日前有網友提問表示,經常在營養午餐、自助餐店看到味噌湯,但就顏色和味道來說都和正宗日式口味差別蠻大,因此好奇詢問,到底要加什麼東西才符合「臺式」?

一名網友在PTT提問表示,臺式味噌湯在自助餐店、營養午餐、熱炒店都很常見,但是顏色、味道跟日式的差別還蠻大的,認爲臺式喝起來有獨特的豆腥味,因此好奇詢問「臺式味噌湯的靈魂是什麼?」到底要加什麼配料才能稱作「臺式味噌湯」?

▲味噌也有分品種。(圖/記者李佳蓉攝)

不少網友表示,「豆腐啦!從小喝到大,裡面一定有豆腐」、「絕對是柴魚片和豆腐」、「鮭魚骨」、「豆腐。我去日本喝到的幾乎都放豆皮,豆腐較少」、「糖吧? 日本沒在加糖的,涼麪店賣的臺式味增湯都加很多糖」、

不過多數網友認爲關鍵是「柴魚」,「漂浮的柴魚片」、「柴魚,在日本從沒喝過柴魚味那麼重的味噌湯」、「柴魚和碎成糊的豆腐渣」、「煮高湯的柴魚不撈起來當成料,日式的作法滾30秒就撈起來了。」

據瞭解,雖然日本和臺灣都有味噌湯,但兩者喝起來的確十分不同。日式味噌湯的基本材料爲「海帶、魚乾、味增」三種,且日式的煮法會先水昆布、柴魚提味,再將之取出,然後放進味噌和洋蔥蘿蔔蔬菜,有些甚至只放幹豆皮和海帶,不會有過多調味,因此味道較鹹。

但臺灣的味噌湯則以帶有甜味白味噌爲主,並以丁香魚、柴魚片爲底,再加上豆腐、海苔蔥花等配料,因此湯頭味道較甜、濃厚。此外,臺灣許多餐廳也會把螃蟹、魚等海鮮食材和味噌湯一起熬煮,上桌後再搭配油條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