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臺灣美食刈包

圖・文/Joel Fukzuawa

歐洲十字軍東征時代,他們爲了慶祝勝利,經常就是把腰間刀劍一抽出來,在香檳瓶的瓶頸上畫上一刀,豪氣的喝起香檳慶功。在東方中國,則是在三國時代,急性子張飛,拿起白胖胖的饅頭用力的在當中一刀切開,夾着肉以及菜一起食用,所以在臺灣這樣的美食,又稱爲「刈包」也稱爲「割包」。另外,在臺灣也會覺得被切開的饅頭,像極了老虎嘴巴,咬着一塊肥嫩嫩的豬肉,所以也有些地方的人,稱他們叫做虎咬豬。

這一道非常傳統,而且好吃的臺灣美食。過去曾經是商人們拿來祭拜土地爺爺的好供品,因爲有人覺得刈包長得很像錢包,所以代表財運旺旺滾滾的意思。當然,也有人會拿着刈包跟歐美漢堡來做比較,但是刈包真的比漢堡來得好吃,而且符合東方人味蕾

最近幾個好朋友,在臺灣臺北開了一家叫做「包包」的店,這家店堅持所有的食材,都是來自臺灣的小農。像是新竹福源花生粉、彰化鮮乳坊嘉義喜願小麥臺南果醬女孩屏東山林水草朝貢豬、臺東芳華。這些雖然都不是在廣告傳單上可以看到顯赫名聲品牌,但是每一個都是經過臺灣的農夫們親手一滴一滴汗水所做出來的無毒食材。

問到好朋友楊容驊爲什麼想要選擇刈包作爲投入包包夢的原點,畢竟來自臺灣農村的刈包,一直就是臺灣最在地最多人可以接受的食物,在農忙時候,一個刈包、一碗清湯就能飽足好半天。把這樣的美食,正好符合現代人輕食蔬食習慣,一片有機的豬肉,對於蛋白質的補充也剛剛好。

不過,我想這些基本企業經營獲利模式,都不會是最值得被拿出來大書特書的,這個刈包美食,最有意思的應該是與公益團體之間結合的模式吧。只要企業願意贊助,他們可以用成本價格,送暖到一些弱勢團體以及協會,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這也纔是美食真正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