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校排名低愛歧視 陸生不想來臺讀大學:北清華全球25名!

北京清華大學畢業生。(圖/視覺中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今年有134所大學參與陸生招生,相較去年少了8所,且招生名額也直接少了一半。陸媒環球時報分析指出,陸生在臺一直飽受歧視,有「三限六不」的限制,再加上臺灣學歷的「含金量」大不如前,大陸學校世界排名越來越高,似乎更沒有「捨近求遠」的必要了。

▼北京清華大學門口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招收陸生最多的銘傳大學13日在浙江寧波市舉辦「大陸新生歡迎會」,這也是銘傳第6年特別跨海迎新,但是卻遇到有史以來最冷清場面,「今年只有55名陸生至銘傳攻讀學士,86名陸生攻讀研究所,比陸生赴臺讀書的第一年,2011年88名的數據還少。」

報導指出,臺灣爲了保護本地學生資源機會,對陸生有「三限六不」的嚴格限制,三限就是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六不就是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

從第一年招收陸生至今,三限六不就嚇跑不少學生,其中最難忍受的就是「不允許校外打工」和「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在臺灣大學攻讀碩士的林姓同學表示,她決定來臺唸書時,曾被家裡強烈反對,主要理由就是不能留下來就業,「他們都說,妳畢業也不可能留在臺灣工作,不如在大陸考研究所就好!」

▼北京清華大學內的「水木清華」是知名景點

而「不允許校外打工」則進一步削弱了陸生的職場競爭力,就讀銘傳大學的金姓同學表示,在臺灣最多做做校內的研究工作或是當助教,不可能進入社會打工實習,所以只能趁寒暑假回家時候,多投履歷找實習,以免未來求職時完全沒有實習經驗

另外,根據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今年6月公佈的2018世界最佳大學排行榜,臺灣有10所高校進入前400名,其中以臺灣大學的第76名排最高,清華大學(新竹)的161名排第二、交通大學(新竹)的207名排第三。

▼北京清華大學校訓

但同一個榜單上,大陸的清華大學(北京)卻排第25名,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排第40名,上海交通大學也排到第62名,「大陸學校的排名越來越高,爲什麼要捨近求遠到臺灣讀書?」

▼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大陸大學前10名。

此篇報導引起許多大陸網友的關注,不少人都認爲到臺灣讀書是不明智的舉動,「去臺灣讀書真是有病,得治!」、「一個都別去,在臺灣待久了會降低智商。」、「教育部(大陸)應拒絕承認臺灣學歷。」、「學術水平不行,還喜歡自詡文明,搞歧視和限制,井底之蛙,有甚麼值得去的。」、「現在海歸生多如牛毛,學歷就算很爛,至少都還有一門外語支撐,到臺灣讀書學歷不好,又不會外語,好處我實在想不到!」

▼北京清華大學第25名。

▼臺灣第7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