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人均垃圾量 六都之冠

桃園人均垃圾量居六都之冠,環保局強調是各縣市基準點不同,雙北大樓垃圾多委外,但桃園市秉持服務市民立場社區大樓、機關等都由清潔隊協助清運。(蔡依珍攝)

桃園僅有一座欣榮焚化廠,但處理量不足,每年有7萬噸垃圾堆置,環保局積極推動垃圾減量,但議員發現桃園人均垃圾量居六都之冠,痛斥績效差,不斷「打包」垃圾也累積民怨,環保局強調是各縣市基準點不同,雙北大樓垃圾多委外,校正後桃園排名中段班,會持續精進。

議員樑爲超說,根據環保署統計,去年桃園產生125萬8474公噸的垃圾,其中一般垃圾49萬噸、資源垃圾73萬噸、廚餘3萬噸,垃圾量在六都排名第三,僅次於新北高雄,但若以人口數除以整年垃圾量計算,桃園每人每日產生的垃圾量達1.522公斤,高居六都之冠。

議員斥績效差 無心減量

議員舒翠玲也說,桃園僅有一座欣榮焚化廠,年處理量僅43萬噸,等於去年有近7萬噸垃圾無法處理只能暫時堆置,因此垃圾減量至關重要,但桃園每日人均垃圾量從升格前1.03公斤,連年增高達去年1.522公斤,遠高過臺南1.428、高雄1.404、臺中1.097、新北1.044,臺北甚至只有桃園的1/2、約0.814公斤,諷刺「連垃圾也是倒數第一名!」斥環保局績效差,無心推動垃圾減量、資源回收,質疑是故意維持高垃圾量,讓欣榮繼續哄擡高價

扣除資收量 減0.32公斤

「計算標準不同!」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各縣市民情收運模式不同,像雙北社區大樓委外清運,數量加計到事業廢棄物,桃園市秉持服務市民立場,社區大樓、機關等都由清潔隊協助清運,數據校正後人均垃圾約在六都中段班。

環保局指出,升格後持續掌握各資源回收量來源,資收量從2015年32萬噸提升至去年73萬噸,增加41萬公噸,致每人每日垃圾量增加0.32公斤。目前也積極推動垃圾源頭減量,像是本週即領先全臺,在市府大樓園區3間超商試辦「循環杯」,提供重複使用性容器,打造零拋棄飲料杯示範超商。生質中心也將於7月試運轉,有效去化「打包」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