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迷有福了!火車的家「臺北機廠」7/19起開放參觀

客車工廠是「火車的家」。(圖/文化部提供)

旅遊中心/整理報導

鐵道迷和機械控不可錯過!擁有80多年曆史的臺北機廠將於7月19日首度開放參觀導覽!找個晴朗舒適的好日子,帶上你的相機、揪上你的三五好友,準備用一連串鐵軌照和火車照席捲臉書和IG吧!

▲第一代自強號EMU-100彷彿還在鐵軌上行駛着。(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在16日公佈第一波「導覽菜單」,其中包括「奕代流傳—臺北機廠願景展」、具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組立工場」、隱身在「鍛冶工場」的鎮館之寶—1889年的蒸汽錘,以及民衆最愛、媲美「羅馬浴場」的打卡熱點員工浴室」以及「客車工場」裡的第一代自強號EMU-100「英國貴婦」號,文化部也找回當初在臺北機廠一待就是34年的退休員工擔任駐點解說員,參觀民衆可聽他娓娓道來文資保存的生命故事。

▲「奕代流傳—臺北機廠願景展」。(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自2017年1月1日開始承接臺北機廠園區管理工作,刻正進行活化再利用相關事項,並於2月14日與交通部臺鐵局舉行「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合作簽約儀式」,採「全區整備、分區修復、分區開放」方式,同時即將於7月19日起,每星期三、六定時開放參觀導覽。

文化部表示,臺北機廠參觀導覽第一道「前菜」即是穿越三棵茄苳老樹漫步小禮堂「奕代流傳—臺北機廠願景展」,不僅可讓第一次來訪的民衆秒懂歷史沿革及文化資產價值梗概,亦可看到捷克布拉格、英國約克、澳洲昆士蘭及德國柏林建構國家鐵道博物館的他山之石;接着參觀全區量體最大、最具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組立工場」;下一站「柴電工場」則是見證當年邁向柴電火車的里程碑;民衆還可以用雙腳踩去體驗當時火車從松山站(現爲松煙)駛進北廠軌跡,尋找隱藏在鐵軌與枕木之間的特殊「倒釘」,體會淵遠流長、古今相連的「鐵支路」。

▲最具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組立工場」。(圖/文化部提供)

▲見證當年邁向柴電火車的里程碑「柴電工場」。(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指出,當然導覽菜單內最富盛名得是隱身在「鍛冶工場」的鎮館之寶—1889年的蒸汽錘,每天震天價響的第一錘,宣告一天工作的開始;而「客車工場」裡的第一代自強號EMU-100「英國貴婦」號,直至今日仍擁有許多「鐵粉」,認爲這是無可取代的當年情懷與感動。

▲鎮館之寶—1889年的蒸汽錘。(圖/文化部提供)

此外,文化部說,臺北機廠內東側吊車臺及移車臺的設施則是當年爲了解決腹地與縱深不足的神設計;最後,還會帶領大家順着當年員工的作息,到以前臉書打卡率最高的「員工浴室」,大家可看到傳說中的「老虎窗」與具有羅馬浴場風格的浴池

▲民衆最愛的打卡熱點「員工浴場」。(圖/文化部提供)

「臺北機廠」原爲「臺北鐵道工場」,創建於1930年,1935年正式啓用,肩負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重任,是臺灣現存規模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2015年3月15日,文化部古蹟歷史建築審議會一致通過,將臺北機廠全區列爲國定古蹟。

文化部自7月19日起對外開放預約參觀,讓民衆可以體驗文化資產修復的過程,並得以一窺未來成爲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之堂奧與願景。自6月20日起接受10人(含)以上、40人以下之機關、學術團體及一般團體預約,相關事宜將同步公告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

臺北機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網│Facebook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48號預約專線:02-8787-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