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白德華》六中全會主戲碼

上週一,大陸央視新聞聯播以3分半鐘時間報導了《胡錦濤文選》出版的消息。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下月召開,明年又是十九大關鍵大會,此時此刻《文選》高調亮相,明顯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官場反腐及人事佈局相呼應,釋放的政治信號外界關注。

中共中央文獻編委會編輯的《文選》共3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月20日起在全大陸發行。大陸央媒近日摘錄了許多首次公開的胡錦濤談話。日前《北京青年報撰文,披露了胡錦濤1992年進政治局後的第一份工作

《文選》說,1992年12月5日,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1個多月的胡錦濤來到中組部,在中組部局以上幹部會議透露:「十四大後中央政治局研究分工時,決定我分管組織工作。」胡既是「指定接班人」,首份工作負責人事組織再正常不過,不久他兼任中央黨校校長,大陸國家領導人當上儲君的首份工作,似皆如此。

但看了胡錦濤當年講話,似隱約呼應習近平當前的反腐現狀,也是「狠話」連篇。2004年1月12日中共十六屆中紀委三次會議,胡提到黨員幹部亟待解決的問題時說到: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調研蜻蜓點水」、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內部講話用辭絕不溫軟,措辭嚴厲一點不輸習大大。這也反證習近平近半年的關注所在。

今年7月中共政治局會議決定,10月召開十八屆六中全會,會議主題定調,將制定「新形勢下的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這可不一般,須知這距上次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制定已36年之遙。而上次是爲10年文革「撥亂反正」,這次呢?

其實,這段時間的確出了大事,且大事震怒了習近平。本月18日《人民日報》報導一則不起眼的消息:遼寧省人大十二屆七次會議籌備組公告,宣佈瀋陽等14個市人大常委會決定,接受涉及賄選的452人辭去遼寧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職務。沒錯,452位共同貪腐受賄,絕對是大陸建政以來第一大案,且是省部級高官集體犯罪。中紀委王岐山立了第一大功,早自習近平上臺的2012年開始佈局,抽絲剝繭、剪裙邊,讓遼寧大案現原形,上自省委下至市區級無一倖免。整起案件也導致619名省級人大代表中,523人涉賄選;102位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中涉賄45人,8成5受賄,省級機構形同瓦解。

按大陸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德江的說法,遼寧案是觸犯共產黨政治底線道德底線。近日中共「黨建網平臺」發表習近平談「如何管好身邊人」,從薄熙來、周永康、令計劃軍頭諸多案件,習整治的便是搞團團夥夥、幫幫派派,而這正是六中全會的主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