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草案》 綠批執行面規範不明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草案日前於新北市議會舉辦說明會,各黨對於內文尚有不同意見。(陳慰慈攝)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草案日前於新北市議會舉辦說明會,各黨對於內文尚有不同意見,新北市綠色能源產業聯盟(綠盟)今於新北市議會舉行氣候變遷圓桌會議,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鄭宇恩表示,針對尚未明確事務,新北皆以「本府另行訂定之」帶過,實則空白授權行政機關,一旦法案通過,將有讓機關坐大、難以監督的疑慮。

綠盟理事長陳士章說,碳權的推動與產業並非衝突,甚至可以推動更多經濟價值,在外國公私協力非常普遍,但臺灣卻是產業比政府還急。綠盟顧問胡志祥分析各項國際條約與碳排現況,指出世界目前的減排趨勢,在臺灣的產業安排下,以中小企業爲主的新北市反而有更多機會,成爲臺灣邁入世界趨勢的關鍵。

與會學者中央大學就教授許雲翔表示,法令會影響產業發展與人口流動,新北市在制定自治條例時應該有更多的評估;景文科技大學教授李嶽牧則說,新北市目前的草案較爲模糊,自治條例應該抓大放小,設定一個大目標,且目標要明確,執行辦法則讓主管機關做細部規定,讓產業得以遵循,實質推動永續。

清華大學教授範建得指出,根據世界各國的經驗,碳定價能夠帶動綠色產業的發展,呼籲新北市府應更重視能夠實質推動綠色產業的規定。範建得也說,政府的規定並不只是爲了永續,也能夠保護新北市民,新北市若無相關規範,在世界的減碳趨勢下,國外的公司可能設在新北市、排放廢氣,新北市民反而可能成爲世界的「碳籌碼」,錢卻是外國在賺。

鄭宇恩說,黨團也相當支持綠盟的建議,新北市府在執行面的規範確實缺乏。不過,新北針對尚未明確事務皆以「本府另行訂定之」帶過,實則空白授權行政機關,一旦法案通過,將有讓機關坐大、難以監督的疑慮。

市議員黃淑君則說,今年自治條例可能就會通過,綠盟的建議相當專業,有助未來在更多專業意見上與局處進行討論。民意代表過去不斷要求市府與業界舉行公聽會便是爲了新北衆多中小企業的生計。

市議員陳乃瑜也說,中央目前也相當重視碳排的轉型,未來除了持續關注相關議題之外,也會在新北市議會持續督促新北市府不要落後世界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