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政治奇蹟

對於辛亥革命的性質與歷史真諦國民黨共產黨正統論述有相當大的差異,但也有若干相契合之處。國民黨將辛亥革命定位爲「未完成的革命」,而共產黨將其定位爲「不徹底的革命」。不過,這兩種歷史解釋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面向共和的建立主要是透過政治協商讓清帝和平遜位,既倖免了生靈塗炭,也避免了帝國的分崩離析。這場中外古今歷史所罕見的「大妥協」,充滿着高度的政治智慧,其難度猶如創造政治奇蹟

從國民黨的角度,辛亥革命是一場未完成的革命。因爲民國成立之後,中國並未順利的踏上民主共和坦途。一九一二年南北議和之後,孫中山先生將臨時大總統位子讓給袁世凱,然後革命黨人制訂《臨時約法》試圖推行內閣總理制,並要求袁世凱到南京就職,但並未能有效約束袁世凱的政治野心。袁世凱的稱帝鬧劇雖然最終導致衆叛親離的下場,但中國自此陷入軍閥割據、四分五裂之局。終其一生,孫中山先生的建國理念並未能付諸實現,在他臨終前還不念念不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共產黨的正統論述不脫階級鬥爭理論的窠臼基本上將辛亥革命定位爲一場「不徹底的革命」,因爲從他們的角度出發,這是一場資產階級的革命,而不是讓無產階級翻身的革命。不過,中共一向尊奉孫中山爲革命先行者,因爲他們高度肯定他一生所堅持的反帝國主義與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統一的基本立場。共產黨的歷史論述認爲,雖然孫中山曾經提出「耕者有其田」的目標主張農地應收歸國有,再由國家授之以田,農民向國家直接繳交地租,消除地主的中間剝削。但此一主張並不爲許多同時代的革命同志所接受,所以共產黨總是宣稱消除地主階級的革命目標,最後是在他們手中完成的。

上述這兩種定位都未能呈現歷史的全貌。最近不少歷史與政治學者將焦點移轉到從武昌起義到清帝遜位這關鍵的歷史轉折,如何可能避免了內戰的浩劫以及國家結構崩解,這樣的歷史結局不必然會發生。嚴格說起來,辛亥革命並沒有像法國大革命將波旁王朝路易十六推上斷頭臺那樣直接「推翻」了清朝與帝制;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清朝的統治者乃是迫於辛亥革命後出現的南北分裂,以及袁世凱掌控的北洋軍系傾向議和,最後做出明智選擇,順應歷史潮流,頒佈「遜位詔書」,將統治權和平過渡到共和體制。

但這絕對不是清廷唯一的選項。當時,南方政府有效控制地區有限,也尚未得到列強承認;而清朝仍有效控制北方,軍力上仍處於優勢,更何況清廷還有退回關外進行長期抗戰的選項,如果清廷決心困獸猶鬥,結局如何還很難意料。不過,清廷最後沒有做出魚死網破的決定,一方面顧慮北洋新軍不聽指揮,也顧慮到散落各地滿族安危,更顧慮到全面開戰必然導致帝國版圖分崩離析,以及虎視眈眈的列強隨時準備出兵干預。

引導清廷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關鍵之一,是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中山在南京發佈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在這份重要文獻裡孫中山排除了不少擁抱漢民族主義之革命黨人所主張的「十八省獨立」的架構(也就是剝離滿蒙藏,在漢族集中地域建立一個民族國家),而明確主張「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爲一人」的五族共和方案。同時,南方臨時政府又拋出兩個重要的議和條件,一是主動提出「清室優待條件」,第二是孫中山主動表示願意辭去臨時大總統,虛位以待袁世凱。最後,透過袁世凱與清廷協商,達成「清室優待條件」以及「遜位詔書」內容的共識宣統皇帝退位後在紫禁城內仍舊可以像教宗梵諦岡內一樣享有崇隆的地位與待遇

辛亥革命是發生在一個民族構成相當複雜的帝國,而最初的有力革命訴求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是類似歐洲民族主義的漢民族建國運動。在世界近代史上,多民族帝國的共和革命極易造成國家分裂,無論是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還是鄂圖曼帝國都無法跳脫此一命運。辛亥革命卻最終並未造成國家解體以及民族衝突,民國基本上繼承了清帝國的版圖與人口,不能不說是個政治奇蹟。(作者爲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